第56章 招工(第2/4页)

郁行一跟着远夏跑了一天,完全是那种漫无目的地转悠,专门去找那种看起来空置的屋子,有如大海捞针一般,并不好找,他才放弃,回家去搞他的研究去了。

郁行一目前正与学校的屈俊清等教授合作,为一家汽车厂设计消防洒水车。

远夏超级支持他的工作,这种车属于特种车,跟他将来要生产的自卸车、推土机、挖掘机、吊车等都属于同一类车,能参与这个项目,那就是为将来的工作刷经验值。

除了找房子,远夏也没忘了往越城的大小工厂跑,打听有没有更换生产设备的厂家,他准备淘点旧设备来用。毕竟一切刚开始,全买新设备有点不现实。

除了在越城打听消息,他没忘跟自己那些同学朋友打听,新疆太远不考虑,别的地方都可以尝试一下,反正有火车拉。

白天他和郁行一各忙各的,晚上必定一起做饭吃饭,然后围着火炉聊天、看书、讨论郁行一的设计图稿。

学同一个专业的好处这时就显现出来了,两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足够的共同语言,永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远夏有着足够的实践经验,每次给郁行一的建议都很有建设性,让郁行一豁然开朗。

郁行一感慨说:“远夏,你也来做设计就好了。”

远夏摇头:“我不行,我对一些细枝末节还行,整体的就不行了。咱俩就这么互补不是挺好的么?”

郁行一一想也是,自己的想法和远夏的想法结合,不正是珠联璧合吗?

远夏就这么逛到了年前,收获很少,但也做了不少排除法,年后再继续找。

过年还有三四天时,远夏和郁行一一起回到肃阳,他们买了不少东西回去,说是厂里发的福利,不知情的家人自然很高兴。

远夏回来时,远秋已经带着弟弟妹妹将卫生都打扫干净了,他什么事都不用干,只等着过年就好。

不过并没有像他想的那么轻松,他一回来,就接到了两三张请柬,同学结婚、生娃摆酒,请他喝喜酒。

远夏跟他的初高中同学来往不多,主要是他从前的记忆已经淡薄了,重生后忙着学习料理生计,没什么时间跟人打交道。

不过发请柬的人跟马建设的关系都不错,估摸着人家是给马建设发请柬的时候,顺便也给他发了一张。

远夏自然不能不去,他是大学生,过年又在家,要是还不去,未免显得太孤傲,被人诟病看不起没出息的同学。

腊月二十八这天,远夏和马建设去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这同学原来常跟马建设一起打篮球,年纪比远夏大一点,二十四岁,在远夏看来,结婚有点早,不过这个年头算是正常。

马建设说:“要不是为了响应国家的晚婚晚育政策,他们早就结婚了。他俩是从小就认识的,青梅竹马,真叫人羡慕。”

晚婚,是指男女双方年龄加起来超过48岁。

远夏说:“青梅竹马确实让人羡慕。上次听说你们单位的阿姨给你介绍对象,看得怎么样?好像是个老师?”

马建设耸耸肩:“没相中。”

“你没相中她,还是她没相中你?”远夏笑着问。

“我没相中,总感觉缺了点啥。”马建设叹了口气。

“你这一年多相了三个了吧,好像都是你没相中。兄弟,没想到你挺挑的。”远夏笑呵呵地说。

“还好吧。你别说我,你自己呢,也就比我小了一岁,该找了吧。”马建设斜睨他。

远夏说:“我的情况你也看到的,两个要升学,还有一个上初中。刚丢了工作,事业还没起步,你说我拿什么心情去谈?”

马建设点头:“也是啊。”

喜酒是在一家私营饭馆里摆的,自打个体户经商被允许后,县城里就冒出来好多家私人饭馆,把原来的国营食堂挤得都快倒闭了。

也难怪,私人饭馆没有国营饭馆那种长年以来养成的目空一切的坏毛病,饭菜口味好,服务态度热情,价格也公道,食客会选谁一目了然。

这家饭馆规模不小,老板在自己家里开店,里面可以堂食,二楼还能摆酒席,能容纳十来桌,一般人家摆酒足够了。

远夏在婚宴上见到了不少老同学,他们中不结婚的仅有半数而已,有的还是带着娃来喝喜酒的。

大家对远夏也不见外,开玩笑说:“远夏你和马建设在学业上和事业上比我们跑得快,我们在家庭上比你们跑得快,也算是扳回一局了。”

这些同学仅有小部分有稳定工作,大部分都是自谋生路,有人干个体户,有人卖苦力,也有一两个南下打工,去了深圳。

马建设在远夏耳边说:“你不是说让我帮你找一找有没有可靠的人嘛,李宝根怎么样?”

远夏看了一眼同桌的李宝根,他穿得非常朴素,身上的外套明显有点不合身,一个人低着头吃饭,与满桌子高谈阔论的同学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