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9章 谋定而后动
魏将之中,先前便有一个声音,那就是趁着姜维在西陵立足未稳的时候,魏军挥师西进,直袭西陵,打姜维一个措手不及。
甚至有的将领还向曹亮主动请缨,希望能担任先锋,直取西陵。
但曹亮却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尽管从时机上来讲,也确实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姜维刚刚抵达西陵,还没有站稳脚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陆抗和其他的蜀军还在赶往西陵的半路之上,估计还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抵达西陵。
如果魏军在这个时候大举进攻的话,是有一定机会抢得先手的。
但同样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如果说西陵有像江陵这样的地形的话,魏军完全可以凭借着水陆两军的优势,对蜀军进行碾压似地攻击,因为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是不堪一击的,曹亮对自己的兵马有着这样的自信。
但西陵的情况比较特殊,这里山势险要,地形复杂,魏军骑兵的优势根本就发挥不出来,而山地作战又是蜀军的强项,魏军进入到山地之后,根本就占不到任何的便宜。
从这一点上来讲,这次的冒进,必然是存在着风险的,一旦魏军进攻受挫,拖延上几天的时间,陆抗的援兵将会赶到西陵,形势反而会变得对魏军不利,到时候魏军久攻不下,也只能是撤军了,这对魏军的士气打击将会很大。
西陵之战,可不是一场简单的遭遇战,而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决定性战役,这便是一开始曹亮就对西陵之战的定位。
既然是大决战,那就必须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准备才行,必须要全盘地掌握敌人的情报,知己知彼,才是打胜仗的基础,如果冒然进军,一旦受挫,再想挽回,就困难得多了。
尤其是面对姜维和陆抗这对组合,曹亮是表现出了少有的慎重,姜维是蜀国最后的中坚,而陆抗更是吴国最后的名将,如此强劲的对手,曹亮如何敢掉以轻心,没有万全而周密的准备,曹亮肯定是不会发起攻击的。
所以那怕就是要面对阵容齐整,防御完备的蜀军,曹亮也不准备冒险进攻,其实曹亮打仗,虽然不排斥行奇弄险,但他更喜欢的谋定而后动,有备无患。
对于曹亮来说,从不打无准备之战,从不打盲仗,也就是说在敌情未明的情况下,曹亮根本就不会出兵。
这次魏军刚刚抵达了江陵,而蜀军也是刚刚从江陵撤退到了西陵,曹亮对西陵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在情报方面完全是空白。
按照先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曹亮是将江陵锁定为决战之地的,陆抗从武昌弃城而逃,就是奔着江陵而去的,而且江陵城是荆州的州治,囤积着大量的钱粮,陆抗此行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钱粮也必须要赶到江陵去。
所以曹亮判断出陆抗的动机之后,便立刻果断地出手,在巴丘半渡而击,一举将吴军斩为了两断,令其首尾不能相顾,继而派水军封锁了长江,令陆抗望江而叹,虽江陵近在咫尺,却也是可望而不及也。
如果不是姜维的搅局,曹亮的战术几乎是可以成功的,陆抗无法渡江,只能是在南岸徘徊,再度寻找渡江的时机,但魏军三路大军出击,根本就不给陆抗任何的机会,王濬的水军沿江拦截,石苞的步骑军穷追不舍,缺兵少粮的陆抗几乎到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地步。
但姜维的适时出手,不但是拯救陆抗于命悬一线,而且彻底地扭转了荆西的格局,让战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转变。
姜维的入局原本也是在曹亮的意料之中的,毕竟在姜维调往永安之后,曹亮就多留了一个心眼,下令间军司的人多注意姜维的动作,时刻盯紧了,一旦姜维有任何的举动,都要及时地报上来。
情报显示,姜维是在陇西之战结束之后,返回的成都,返回成都之后,姜维和宦官黄皓发生了激烈冲突,姜维甚至是公然地向蜀主刘禅请命,欲斩杀黄皓。
只是因为刘禅对黄皓的私心回护,才使得姜维欲杀黄皓的计划落空了,所以姜维才不得不被迫离开了成都,避祸于永安。
姜维到达永安之事,引起了曹亮的警惕,姜维得罪了黄皓,在成都显然是呆不下去的,那怕姜维身为大将军,权力滔天,但得罪了黄皓,却是让自己的处境突然变得困难起来。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于黄皓这种小人来说,躲得远远的才是上策,否则他时不时地向刘禅进献谗言,姜维还真是防不胜防。
所以姜维还是比较明智地选择了离开成都,这样就可以避祸了,那怕黄皓手再长,也伸不到边关来吧。
本来以为姜维会前往沓中,因为曹亮知道,这才是最正解,毕竟姜维一直以来的夙愿就是北伐中原,虽屡战屡败,但仍是矢志不移。沓中北临陇西,是蜀国北伐的最前沿阵地,所以姜维选择在沓中屯田,依然是在为北伐做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