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三章合一(第3/6页)

一方面是国家开始想办法引进整车技术,为的就是跟人家学技术,让夏国也能制造出可用的汽车,不过这个目前还没有落地,卡车、拖拉机方面的泰斯集团今年开始建设,至于轿车方面,已经和国际著名汽车公司托卡集团签订了整车技术引进协议,但细节还在商谈中,要到82年才能投产,暂时还不明显。

一方面则是随着政策的变动,外汇管控地方留存越来越多,大型的机械是没钱的,但是进口汽车却是可以的。从去年开始,不少企业工厂都领到了汽车证,可以利用留存外汇购买汽车。刚刚说的海州厂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的T195拖拉机出口很多年,手里的外汇可不少。这分走了大部分市场。

最后才是原本占据国内市场的将近二百家汽车厂。虽然质量差,技术落后,但毕竟还有很多场合需要,所以还有一定需求。只是需求量那么少,肯定是要找相对质量好的买,所以京城汽车厂的产品还在畅销,而同样适用492Q发动机的其他厂的汽车则卖不出去了。

徐成听了后也是点头:“你们现在的确困难。怎么这是想上新车型了?”

陆华笑着说:“我们竞争力差,是因为各方面都落后。我们寻思着,何总这个发动机可是够先进的,要是能出一款排量小质量好价钱低的汽车,肯定受欢迎。”

鲁田硕也点头:“现在可不是以大为美了,都讲究精致。小排量汽车便宜又好看,还省油,肯定会销量不错。我和陆厂长商量,想要合作推出一款这样的汽车。”

徐成听了点点头,扭头问何熙:“你是怎么想的?”

张千山和徐海信已经明白了,张千山就先拦了一下:“这个销售,恐怕晴天机械自己心里有数。他们应该是还在调试阶段。”

徐海信也跟着说:“对对,总是有个规划的。”

但显然,这事儿都起了头,徐成作为相关领导,怎么可能不关心下属企业的生产状况。

更何况,陆华和鲁田硕有一句话的确是说到了他的忧虑上:现在南河省就剩下这两家汽车厂了,要是再不行转产,那么南河省在汽车工业这方面,就等于倒退,剃光头,哪个领导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没再问何熙,而是接着问陆华和鲁田硕:“你们是怎么考量的?”

这就是有戏,鲁田硕立刻说:“我们是想合作,这款发动机属于小型车,我们现在的车型是不合适的,我们想联合两个厂的技术员,进行新的设计,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对不合适的设备进行更换。”

“我们两个厂还是有点家底的,不过也需要厅里支持一部分。不过这款小汽车推出后,绝对会是国内第一款小型汽车,美观大方动力足,肯定会在市场上有好的表现。”

对于新款车的描述,其实就是寥寥几句一概括,压根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一台车即便是组装,也需要设计研发的,更何况,这还是国内从来没有过的车型,哪里是说说就能搞定的?

这其实是一种表态,每个企业都有点家底,但那是命根子,没有大事儿是不舍得拿出来的。他们连命根子都掏出来了,证明对何熙这款发动机看好,也对即将上马的小型车非常有信心。

果不其然,徐成点点头:“你们下了很大的决心啊。”

鲁田硕就笑着说:“是,改革改革,我们处于这样的浪潮中,就不能被海浪淹没,而是要努力拼搏,站在浪潮的最高处。”

这种表态,虽然何熙很不习惯,在这个时候,还是很适用的。毕竟这会儿人都真诚单纯,这样的话,很多都是发自肺腑,而不是虚头巴脑。

徐成果然很吃这一套,拍拍鲁田硕的肩膀,“好!我们的厂长就应该有这样的魄力。”

鲁田硕立刻回答:“是,国家现在进行厂长负责制,作为厂长,我身上担负着整个厂子的命运,全厂人的饭碗,我必须有这样的胆量跟浪潮搏斗。可何总这边……”

这不就是逼宫吗?

刚刚鲁田硕和陆华一露头,何熙就明白了他俩的意思,肯定是借着今天的机会再次游说,徐成在,要是发了话,何熙就算不是国营厂,也不能不给面子。

所以这一幕幕,都是在她预料之内的。

只是明知道,也会生气的。

按理说,这会儿会做人,又是挣钱的事儿,何熙就得把话接上,同意供货。但何熙要是能被这么逼宫,她就不是何熙了。

何熙笑着说:“鲁厂长记性不太好,我可是明明白白说过,为什么不选择两家厂子的。徐厅长,我再说一次,您也评评理,我是不是为了他们好。省的还以为我故意不卖给他们。”

“我跟陆厂长和鲁厂长说的是,目前国家同卡托集团的小轿车整车引进计划已经签订了合同,大概在三年后新车就会上市。这可是世界一流汽车公司的生产线,目前虽然不知道将要生产的是哪一个系列车型,但可以肯定的是,必然是经久不衰的经典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