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3页)

多难的日子,她都熬过去了,日后再如何难,也不会比祖母刚去世的时候更难。

下聘之后,江晚芙真正开始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待嫁生活,每日除了去给江父杨氏请安,与阿弟用膳,便是窝在自己的小院里,闷头做绣活。

惠娘要盯着她的嫁妆,每日忙得脚不沾地,连个人影都见不着了。

纤云和菱枝就顶了惠娘的差事,在屋里伺候江晚芙。今日轮值的恰是菱枝,她见桌案上摆着的烛台有些暗了,拿起剪子,剪了剪烛花,屋内霎时亮了些。

刚放下剪子,打算继续缠绣线,却听得外头有人喊她,菱枝忙起身出去。

江晚芙正绣到如意云纹收尾处,见菱枝进进出出,倒也没太在意,待收好尾,用剪子剪了线头,才抬起头,想让菱枝给她揉揉发酸的脖子。

这一抬眼,却恰恰看到桌案上那一碟子像是鲜果似的玩意儿。如拇指大小,形如羊角,生得有些奇形怪状,黄皮,瞧不见里头的果肉,却远远就能嗅到一股果香味。

不待她问,菱枝便习以为常主动回了话,“是世子叫绿竹送来的。绿竹道,这叫羊角蕉,是南边的果子,世子偶得了一筐,给府里各房分了分,这是世子吩咐她送来的,说给娘子和小郎君尝尝。”

说罢,笑眯眯望着江晚芙,道,“娘子尝尝?”

江晚芙应了一声,捡了一枚,剥去外头黄色的皮,露出里边奶白嫩黄的果肉,咬了一口,倒是甜津津的,口感也十分绵软。

但她也只吃了两枚,便接过菱枝递来的湿帕子,擦了擦手,抬眼问她,“绿竹走了?”

菱枝摇头,“回娘子,没走,还在暖阁候着呢。”

自他们从国公府搬出来后,卫世子几乎每日都会派绿竹来送东西,菱枝几个刚开始也是小心谨慎,一副替自家主子受宠若惊的样子,到如今,倒是习以为常了。哪日绿竹要是没来,她们才觉得稀奇了。

江晚芙听罢,轻轻颔首,进了内室,过了会儿,取了个瓷瓶出来。

菱枝忙小心接过去,捧在手里,垂眼一看,觉得有些眼熟。

江晚芙轻声嘱咐,“你同绿竹说,这是驱虫的药粉,二表哥哪日要去提审犯人,便提前在衣裳上撒上一些,效果很好。”

前几日绿竹来送东西,不小心提了一嘴,话传进江晚芙耳朵里,自然被她给记住了。苏州许多房屋沿水而建,潮气重,自然能滋生各种小虫,这驱虫的药方,自然也就多了。江晚芙问了方子,又托陈管事买了草药来,折腾了几日,才弄出这小小一罐子。昨日还特意试了试,在园子里逛了一圈,尽朝那深处走,效果倒是极好,什么虫子都不近身了。

菱枝忙应下,揣着瓷瓶出去了,到了暖阁,绿竹一见她来,忙起身笑吟吟唤,“菱枝姑娘,江娘子可有什么吩咐?”

菱枝将手中瓷瓶递过去,又将自家主子先前所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绿竹瞧了眼那瓷瓶,忙接过来,小心收好,满口道,“菱枝姑娘放心,我定然把话带到。”

菱枝听罢,自是不再说什么,如往常那样,送绿竹出去。送到后门外,绿竹便不要她送了,两人客气了一番,绿竹出了江宅。

回了立雪堂,连口茶也来不及喝,就直奔书房去了。

听见敲门的动静,陆则搁下笔,“进。”

门咯吱一声,绿竹缓缓推开门,几步迈进去,一字不差将方才听到的话说了,然后将那瓷瓶稳稳当当摆在书桌上。

陆则扫了眼那瓷瓶,抬手轻轻碰了碰那瓷瓶,那原本隐隐约约要冒出来的头疼,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收回手,揉了揉额,淡淡道,“知道了,下去吧。”

绿竹应声下去。

陆则将瓷瓶收进袖子,想到丫鬟方才传的话,不由想到,这番话,若是小娘子在他面前说,定然是微微仰着脸,明润眼眸里含满了关切之意,亦或者,大约也不用说,以她体贴的性子,定然是发现的第二日,就默不作声将这药用了。

怎么说呢,陆则发现,自己其实是期待那样的小娘子,把他视作夫君,关切体贴,温柔小意,连说话都是温软的,和在外人面前,截然不同的模样。

起初叫绿竹去送东西,不过是因为,安插在绿锦堂的云彩排不上用场了,倘叫人去偷,又怕把人吓着了,索性便走了明路,叫绿竹每日去江家,以江晚芙的性子,必然会有回礼,但凡她碰过的东西,都能暂时压住他的头疾。

原本只是单纯想治病,可几次下来,陆则却发现,小娘子的回礼,体贴细致,跟她这个人一样,不声不响的,但又叫人很舒服,生不出一点排斥疏远的心思。

时间久了,连陆则自己都发现了,每日到了这个时候,自己便有些心不在焉,好似古井无波的日子,多了什么期待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