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还要对他三从四德?简直做……(第2/3页)

皎皎倔强着:“可我要是不强扭一下,怎么知道这瓜到底甜不甜?”

南嘉长公主满心气恼,可又无可奈何:“如今你是知道了,可打算什么时候跟他和离?”

皎皎揪着帕子又不吭声了。

南嘉长公主又是叹息一声,“我总劝你及时止损,可你总是不听。你们成婚都三年了,他去过几次你房里?”

他们成婚不过两日,徐空月便借着北边的战事离了长安,一去就是一年多。皎皎闹也闹了,却怎么都敌不过他一颗忠君爱国的心。

陛下也是被皎皎闹怕了,许诺再也不上徐空月上战场。可不上战场,徐空月总能找到往外跑的差事。虽说每次一走不超过三五个月,可架不住他总往外跑。

南嘉长公主又忍不住愁:“他如今是不上战场了,可总打着公事往外地跑也不是法子。”

皎皎依旧抿着唇不说话。

瞧着她这模样,长公主摇着头,妥协一般道:“罢了罢了,有我在一天,总不会让你受了委屈。”

皎皎这才露出点儿笑容,撒娇一般抱着她胳膊:“我就知道母亲最心疼我了!”

长公主无可奈何的笑了,指尖戳了戳皎皎眉心,“你啊!”

被皎皎笑嘻嘻捉住了手,抱着又是好一通撒娇。

临走前,长公主叮嘱了一句:“这一段时日去宫中请安,明华殿就不要去了。”

皎皎不解:“怎么了?”

南嘉长公主道:“二皇子与五皇子如今为了太子之位争得厉害,我们就不要趟进这浑水里。”

“可我与五哥关系很好,上次我从他那里借的画还没有还。”

南嘉长公主一向疼她,甚少让她掺和进朝中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可瞧着她如今对此一无所觉的样子,又分外觉得头疼。“整个长安城,或许也就只有你,始终不关心这些事了。”

皎皎不明所以,她为什么要关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南嘉长公主见了,也只是笑着摇摇头,“罢了,你只需记着,少去明华殿便好。”

皎皎虽然不解其意,但还是知道母亲是为了她好,于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只是她没有想到,变故会来得那么快。

中秋之后,二皇子于朝堂之上惹了永定帝不快,没过两日,永定帝的身子便不大好,总是汤药不断。这几日更是愈加病重,连久病在卧的皇太后都得知了消息,派了人前去政和殿问候。

这日皎皎先去了太后宫里请安。太后这两年病得重了,总是卧床,皎皎便时不时来她宫里,陪她说话解闷。

太后素来疼她,瞧她不顾风雪的跑来,眼底显出丝丝心疼。“天寒地冻,往后就不要再往我这里来。”

皎皎坐在床榻边的绣墩上,闻言握住太后搁在锦被上的手。那手满是岁月的痕迹,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可是我心底总念着您,您要是不准许我来,那我得多伤心啊?”

她总是这样惹人疼爱。太后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孩子有心了。”

皎皎歪着头,模样天真,很是可爱:“母亲也总是念着您,还想日日来您跟前请安。只是您又不准,那就只好我多来了。”

这几年,永安帝与南嘉长公主之间生了嫌隙。太后为了避免麻烦,便让南嘉长公主少来宫中。

只是这些,皎皎并不知情。

太后望着眼前满眼天真的孩子,忍住心头的叹息,只是又夸了一句:“你这样乖巧,你母亲便会很开心。”

听了这句夸奖,皎皎仿佛吃了蜜糖,眼角眉梢都是甜甜的笑意。

从太后宫中出来,皎皎又去了政和殿。她素来最有孝心,即便皇帝传出话,各宫不必到跟前请安,可皎皎仍是过来。她并没打算进去,只是想着在外磕个头。

谁知还未走进,便在政和殿外瞧见着了二皇子赵垣佐。

瞧见她,赵垣佐微微眯了眯眼,而后对她道:“皎皎来得不凑巧,父皇刚用了药,现已睡下了。”

永定帝子息单薄,长子早逝,如今膝下不过五个皇子,除了二皇子与五皇子,其余三个都未满八岁。

赵元佐性阴沉,仿佛满天阴寒融于他一身。皎皎不太喜欢这样的他,听闻此言便朝他行了一个屈膝礼,而后道:“既然陛下歇息了,那我给他磕个头,便出宫去了。”

站在廊下的赵垣佐露出一个笑来,“皎皎有心了。”

皎皎磕完了头便转头出宫,只是心头始终萦绕着一股不安。

她又回头看了一眼,赵元佐负手而立,周身满是阴鸷疏离。

瞧见她回头,他又露出一丝笑意,冲她挥了一下手。

皎皎收回视线,目不斜视出了宫。

她与赵垣佐并非一开始便是如此疏远,她还记得年幼时,赵垣佐曾手把手教导她射箭,悉心教导的模样,即便过去这么多年,也让她难以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