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义务教育兴起
长安城内。
平稳的四轮马车内,李世民和李承乾三人正襟危坐,正在赶回皇宫。
一路上,李世民看着窗外遐想,李承乾恭恭敬敬,李恪默然无声继续当一个隐形人,唯独年纪最小的李泰,则一副存不住气的样子,坐立不安,有几次都是欲言又止。
“怎么?想知道最终的结果!”李世民见状,不由得露出会心的笑容。
李泰迫不及待地说道:“还请父皇告知。”
非但李泰,就连李承乾和李恪也不由得眼中精过一闪,刚才的正襟危坐的样子顿时荡然无存。
李世民沉吟一下,说道:“你们三兄弟的文章,父皇都已经看到了,的确不错,没有让为父失望!”
李承乾三人顿时呼吸一滞,脸上浮现激动地神色。
然而,李世民话音一转,道:“不过国子监中,不逊色于你们的至少十人以上,所以为父给你们定在三甲!”
“三甲!”
李泰的胖脸顿时绿了,他曾经自信满满,要获得国子监太学岁考一甲,结果现在竟然成了三甲,这其中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那墨家子……墨顿呢?”李恪心中一动,脱口说道。
不用说李泰,就连意志稳如泰山的李承乾也忍不住侧目望来。
李世民道:“墨顿为一甲头名!”
“啊!”李承乾三人顿时惊呼。
墨顿再一次获得一甲头名,那岂不是获得了六科一甲,他们三人竟然连续两次败在墨顿的手中,不过这一次败的更惨,直接跌落到了三甲。
李泰顿时幽怨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父皇太偏心了,对墨家子简直比对他们还要好,到底谁才是你的儿子。
看到李泰满脸的不服气,李世民并不以为意,这才是少年心性。
“并非父皇偏心,尔等看到墨顿的文章便知其中的差距。”李世民会心一笑,递过来一章刘宜年亲自抄写的墨顿的《少年大唐说》。
由于李世民看不惯墨顿从左往右的书写格式,刘宜年顿时一点也没有想对墨顿不满的样子,立即挥毫为李世民重新抄写一份。
朗诵版的《少年大唐说》字数不多,三人一目十行看完,久久不能平静。
“墨顿此文当为一甲,孩儿心服口服。”李承乾叹了一口气道。
李恪和李泰也默默地点了点头,面对如此千古文章,和他们对比那些老生常谈的治国之策相比,实在是没有任何可比性。
“现在尔等可知父皇让你们参加国子监岁考的用意。”李世民沉声道。
“孩儿明白!日后定当加倍努力。”三人恭谨道。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皇家教育虽好,但是相对独立竞争极少,而且周围都是一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吹捧之人,而造成皇子们骄傲自满的性格。
经过国子监一行,想必三人定然见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除开墨顿不说,就连国子监其他学子也有胜过三人的颇多。
三人心思复杂的回到皇宫。
而在长安城中,随着墨家子获得六科一甲的消息传开,立即在长安城文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墨家子不愧是墨家子!”
“六科一甲,那要是科举,岂不是六门都是状元。”
不少长安城的百姓纷纷咂舌道。
“一甲有三名,一甲并不代表是状元,一甲头名才是状元!”一个闲汉解释道。
周围市民顿时白眼一瞪道:“那你说,墨顿哪一科不是一甲头名!”
闲汉顿时语结,墨顿连续在写出如此流传千古的文章,要说不是一甲头名,恐怕众人也不服。
长安城的市民看个热闹,但是在文人圈子中,墨顿的《少年大唐说》顿时引起了一场文学盛宴。
好文章难求,这也是古代那些文人骚客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而墨家子却接连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绝世文章。
“《少年大唐说》!少年立志报国,以潜龙,乳虎喻少年,以少年喻大唐,环环相扣,入木三分,能够读到如此佳文,老夫平生无憾也!”
“也许我们都一直小看了墨家子。”
不少文人看了之后惊艳之余,更多的心中触动,自古以来,教育孩子一直都是所有人的头痛之事。
上至帝王将相之家,下到平民百姓,哪一个不为自己的孩子操碎了心,然而不少人敏锐地发现,《少年大唐说》对于教育子女将会极有帮助。
哪一个少年读到此文,不热心沸腾,不雄心壮志。
一时之间,长安纸贵。
无数长安城文士当街抄录《少年大唐说》,每写好一篇,就立即有人长安城百姓出钱购买,带回家中,用来教育子女。
“立即将此文给老子背下来!”无数父亲回家之中,第一时间将墨顿的少年大唐说拍在了儿子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