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3/6页)

胤禔眸光闪动,顿了片刻,继续道:“满宫里头,除了汗阿玛,还有谁会对太子动手。太皇太后离开后,他在里头又呆的这一个多时辰,只怕是挨了罚的。”

惠妃沉声道:“皇上对太子尤为偏爱,若说是因为乾清宫门前那一出,当时太子虽做得出格了些,但太皇太后来得及时,并未真正闹起来。而且也可说是太子过于担心皇上之故,皇上当不会为此雷霆大怒。”

胤禔忽然想到一点:“是因为之前御书房的事?”

太子在御书房惹得圣上生气动手,还传出求饶的话。随后圣上便晕倒。此事必不寻常。

惠妃又道:“这些年来,太子也非是无过,皇上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雷声大,雨点小。这回格外不同。”

气恼到亲自动手甩耳光,脸上掌印清晰可见,显然用了十分力道。

再有太子走路的异常姿势,只怕还跪了不短的时间。

胤禔眼前一亮:“必定是大错!我就说嘛!汗阿玛晕倒,人人担心,怎么偏太子那么激动,当日他在乾清宫门前的举止也太反常了些!

“如今想来,太子该是知道汗阿玛晕倒跟他有关,怕自己犯的错传出去,这才想尽办法一定要进殿。他是想赶在汗阿玛醒来之时,第一时间认错,求得汗阿玛宽恕,把这事遮掩过去!”

胤禔越想越觉得自己猜测的就是真相,他一拳捶在桌上:“若是能知道太子究竟所犯何事就好了!”

惠妃摇头:“这怕是不行。”

康熙已经醒来,乾清宫自然宛如铁桶一般,密不透风。若他与太子守口如瓶,无人能知道太子到底做了什么,因何惹得龙颜大怒。

胤禔不甘心:“那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惠妃摇头:“你舅父的意思是,皇上若醒来,便不宜再动。”

胤禔蹙眉:“难道我们就这么放弃了?额娘,我们等了这么多年,好容易等到这次机会。若是这次错过,我们要等多久才能再等来一次这样的好时机?”

惠妃没有回答,面露犹豫。

会犹豫,便代表已心动。

胤禔再接再厉:“额娘,我们总要试试吧?舅父的担心我明白。可我们就算不大动,至少要试探一番,要知道汗阿玛现今对太子是个什么态度,是否还一如往昔啊。”

胤禔眸光一闪:“我们能知道的消息,未必没有别人知道。我们只需背后稍微推一把,不必直白说什么,只把疑点传出去。别人自然会猜到汗阿玛晕厥是因何而起。再有,太子在乾清宫门前举止逾矩,这是事实。储君行为不当,言官自然有劝谏之责。”

惠妃想了想,点头:“你说得对。”

“额娘,你答应了?”

惠妃握紧双拳,正如胤禔所说,这么好的机会,往后未必会有。她们总得抓住。

“你不要出面,我来安排。”

胤禔大喜。

……

毓庆宫。

胤礽洗漱完毕,照了眼镜子,脸颊红肿已然消退,膝盖上的伤也全好了。他转头问小柱子:“孤几日未曾出门了?”

“三日了。”

“汗阿玛上朝了吗?”

“今日上朝。”

胤礽点头:“派人去前面打听着,汗阿玛一下朝,便来告诉孤。”

“是!”

约莫两刻钟后,小柱子来禀:康熙下朝了。

胤礽站起来,前往御书房。

进门之时,康熙脸上怒气未消,见到他,勉强压了下去,问道:“伤都好了?”

“都好了!汗阿玛因何生气?”

康熙没有直接回答,递给他两本折子。胤礽打开一瞧,果然如他所料,全是弹劾他的奏折。

里头列举他几条罪状,最大的两条,一则在小汤山圈地,大兴土木,滥用民脂民膏;一则硬闯乾清宫,与圣驾门前动手,无君无父。

行文流畅,遣词造句极为讲究,叙述抑扬顿挫,语气更是大义凛然,极富感染力。若不是这上面弹劾的人是自己,若不是知道实情究竟为何。胤礽还真要信了,这说得是哪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王霸之徒!

胤礽起身下跪。

康熙:……怎么就直接跪了?

“腿伤刚好,又跪,膝盖不要了!”

胤礽却道:“小汤山之事汗阿玛是知道的,那处我虽有意建园子,却还没动工呢。只提前买了些木材石料。若说大兴土木,言过其实。若说滥用民脂民膏,更没道理。园子我是自己建的,花的是我自己的钱,未曾动用国库,也不动内务府。

“我三家铺子生意红火,全是正当买卖,价格合理,童叟无欺,不曾压榨百姓半分。这民脂民膏之言从何而来?但硬闯乾清宫,确实是儿臣之过。儿臣认罚。”

康熙哭笑不得:“朕已说了此事揭过,朕不生气。起来吧!”

胤礽犹疑:“此事罪责过大,若汗阿玛不加以惩处,只怕朝臣们揪着不放,反倒累得汗阿玛越发恼怒,若汗阿玛为此劳心,再伤了身体可如何是好?不如还是罚一罚儿臣吧。汗阿玛若舍不得打儿臣,不论罚跪,罚禁闭,罚什么都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