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3页)

“我们造的也算界碑,正面刻地名,背后用小字说明此路为当地富绅贡献,附带上出资者的名字。让辖内的知府再赐幅字,或是封个善人的名头。”

康熙眼前一亮。士农工商,商人最末。为了一个好名声,在官府留个好印象,出些钱财,他们肯定愿意。

胤礽嘴角弯起:“其实也可以朝廷与商绅各出一部分,或是部分地区由朝廷全面承担,但后续需要换一种方式。

“比如在官道修好之后,朝廷在重要道口必经之地设立哨所,派人站岗,凡过路者都要付过路费。

“行李不多的步行者也便罢了。马车车队,尤其携带大笔货物的,可以依照人员多少,货物多寡,车辆数目来确定具体金额。”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