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6/10页)
如此爽快,实在让他费解。
莫惊春听着袁鹤鸣的分析,心里倒是有了个猜想,只是略想了想,又压在心底。
张千钊道:“敖之看起来如何?”
他也曾做过许尚德的翰林讲师,对他虽然没多少印象,但还是记得当初他意气风发的模样。如今成了阶下囚,到底有几分寂寥。
莫惊春咀嚼着许尚德说的话,“他的话半真半假,不可全信。”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许尚德说话还是带着诱骗的意味,也不知道是将莫惊春当成傻瓜,还是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处事法子。
只是即便许尚德的话里水分居多,可是榨干了其中的水分后,却足以看得出来其中的凶险……按着许尚德的意思,陛下或许有了大动世家的打算。
不,这不是“或许”,而是必然。
当初正始帝废除太子妃焦氏,就已经在焦氏脸上狠狠地抽了一巴掌,而后焦氏族长入宫,也不知道他们商议了什么,然……陛下对世家自是虎视眈眈。
世家延绵至今,长久者,少说近千年,如此庞然大物扎根在几处,已经将当地盘踞成了自己的地盘,宛如国中之国。
公冶皇室至今数百年一直在推动科举的进行,一则是为了挑选贫寒人才,二是为了抵抗世家举荐,逐渐斩断世家输送人才之路。
起初世家是看不上科举的。
即便他们饱读诗书,可是有着更便捷的道路,他们何必去和这些普通百姓争执那半点名利?那在他们看来显得低俗。
到了数代之前,科举出来的官员在朝中已经能够和世家官员分庭抗礼,再加上印刷技术的改进,书籍的普及远超前代,尽管读书仍旧需要巨额花费,却已经不再是镜花水月,而是触手可及。
直到这时候,这些庞然大物才意识到科举的可怕性,它在于为原本的贫寒子弟提供了上升的渠道,皇室不再只是倚靠着地方豪强送来的人才,而是来自于四海八方的学子。这些贫寒学子没有血缘束缚,没有名姓压迫,全部皆是天子门生。
他们的出身都非常干净,而曾经备受推崇的各世家家学,已经在各州郡的府学和大儒开创的私学里逐步落在下方。
有远见之人,自然能够预见其可怕的程度。
在早两百年前,世家甚至能够毫不犹豫地拒绝皇室的联姻,认为其血脉低劣不容污染,而在如今当下,却已经再不能如此肆意嚣张。
若是世家安分,如永宁帝这般的帝王,其实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对正始帝来说,却是远远不够,那几处所谓千年世家盘踞之地,便是一个个管辖的空洞,朝廷的手伸不过去,也收不上来税,更是不清内中情况。
这对正始帝的性情而言,乃是无法容忍之事。
【任务五完成】
精怪似乎真的只是让莫惊春去和许尚德见一面,却也足够让莫惊春洞察陛下的想法。
莫惊春:“……”总有种精怪在嫌弃他不主动的意味。
尽管莫惊春语焉不详,但是张千钊和袁鹤鸣多少感觉到其中的晦涩,一拍即合决定不再过问,带着莫惊春出去吃酒了。
因着这件事毕竟是通过袁鹤鸣的帮助,莫惊春即便推拒,但是也小小吃了几口。
只是几口,倒也无伤大雅。
反倒是袁鹤鸣高兴得不知跟什么似的,自己高高兴兴地把自己吃得半醉,最后被张千钊抢过酒壶,一个暴栗敲在他的脑门上,恨铁不成钢地说道:“都一把年纪了,也不成家立业,见天就泡在酒水里,难道你这辈子要与酒相伴为生吗?”
袁鹤鸣抱着另一坛还没开封的酒哼哼唧唧地说道:“我才不结婚,我都,我都应过她了……”
莫惊春吃着茶解酒,一下子听进那话,有些诧异地看过去。
张千钊倒是知道点内情,低声说道:“他曾经有个青梅竹马的女郎,两家已经说亲了,但是后来出了点事,人没了。”袁鹤鸣的年纪比莫惊春小了一点,这世道虽然对儿郎不太刻薄,可到底二十多岁还未成婚,便是古怪之人。
袁鹤鸣蹉跎到现在,未必过得去心中那坎。
莫惊春叹息了声,然后倒出来一杯温茶泼到袁鹤鸣脸上,“没醉,就别装醉,起来。”
袁鹤鸣用袖子擦了擦脸,哀嚎地说道:“再让我吃两口,就两口——”
张千钊一个冷笑,让人直接进来将所有的酒都撤走了,酒鬼眼巴巴地看着美味离自己远去,最后焉巴了抱着茶盏小口小口地吃着浓茶。
好半晌,袁鹤鸣叹息了一声,“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他吞完最后一口,看向莫惊春。
莫惊春微怔,也看着他。
袁鹤鸣笑了笑,“说你呢,你可是我们三个里头,最是过分正经的。”
莫惊春摩挲着酒盏,淡淡说道:“那怕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