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4页)

林如海苦笑一下:“钱大人,你我都是挣扎求存罢了。若是京城真出了这样的大事,展眼便要传遍全国。说不定明日江南就有了消息,两江总督那边或是有所准备,到时候我们兵力不济,拦不下王家;或是两江总督抢在我们前面拦下船队将功折罪。大家同在江南为官,日后彻查,即便不算与甄、王两家有勾结,一个失察渎职之罪是难免的。便是为了这个,也值得冒险。”

能做封疆大吏的人,都不是优柔寡断之人,钱益年犹豫了片刻,神色便坚定起来,道:“我这就去调兵。”

林如海长舒了一口气。

正如林如海所料,那日岩亲王被崔西蛊惑,虽然犹豫不决,却在头一日便派了心腹秘密送一姬妾生的幼子南下,第二日一早,司徒岩进宫请安,试探致和帝的态度,弄巧成拙后决定起兵。

如此紧急之事,司徒岩的心腹护送幼主南下也是日夜兼程。与盛泽一行几乎同时到达江南。乔槐将贾赦的信送到扬州的时候,司徒岩的心腹也将密信和幼主送到了甄家。

甄应嘉跟着司徒岩搏从龙之功,前几年一直进展顺利,谁知突然就接到如此震惊的消息。而且听司徒岩那心腹之言,王爷这次竟无十分把握。

甄应嘉不但吓得六神无主,还精神恍惚了好久。那年因通灵宝玉一事,荣国府交出兵权,贾敬不得寸进,连带太子都十分低调。按照原计划,等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名声再养一养,得了更大的声望,便可传出太子刑克父母,不利江山的名声。

这样的传言其实致和帝与太子信不信皆不重要,关键是此话一旦传出去,这对父子必定相互猜忌。或是太子猜忌父皇容不下自己;或是致和帝猜忌太子意图逼宫,故意放出话来找个迫不得己的由头。

一个国君一个储君,但凡离了心,到时候不用费一兵一卒,不是皇上废太子就是太子逼宫。岩亲王的机会就来了。

甄应嘉甚至都做上了司徒岩登基,自己跟着权倾天下的美梦。这怎么展眼间一僧一道在荣国府被活捉,被逼起兵的竟成了司徒岩了呢?

回过神来之后,甄应嘉也知道司徒岩此时的实力并不足以与致和帝抗衡,甄家这回是要一败涂地了。

司徒岩尚且要留一缕血脉在,甄应嘉又岂会没有这样的心思?忙挑了两个自己觉得天分不错的庶子,准备和司徒岩那幼子一同送往海外,同时招来王家人商量。

江南许多官员唯甄应嘉马首是瞻,但那是甄家风光的时候,甄应嘉深知若是甄家落难,这些人跑得比谁都快,甚至会反戈一击检举揭发甄家已图自保。但是王家不一样。

王家和甄家早就捆在了一条船上,不但王子腾的经营节度使一职乃是甄家替他谋的,王家这么多年的海贸生意也离不开甄家的支持。事到临头,让甄应嘉能够放心用的也只有王家了。

王家留在金陵的话事人名叫王子服,是王子腾的庶弟。

王子服接到消息说甄老爷有要事相商,便急急赶来了。王子服以为又是有什么大生意要做,谁也没想到这次的大事竟然是这样一个晴天霹雳。

也是恍惚了片刻,王子服回过神来道:“甄老爷的消息准确么?怎么好端端的,突然闹到了这步田地?”

甄应嘉也希望消息是假的啊,但是司徒岩的幼子都送来了,岂能有假,只道:“胜败犹未可知,但若有了确切消息再走,一切都迟了。王老爷回去速速安排,将幼主安全送出去,免了王爷后顾之忧,若是日后无事了,再将人接回来便是。”

王子服擦了擦额角的汗。兄长在京城做官,他在江南负责洋船货贸的生意。王家因此蒸蒸日上,好不风光。跑海贸生意的人都是狠角色,但是这一回王子服却觉心中无限恐惧,甄应嘉所言的再回来说得容易,多半是难了。

“我这就去准备一批货物,尽早出港。甄老爷这边要带走哪些人,到时候送来。”王子服说完,便急忙回去准备了。这是真正的十万火急。

为了顺利出逃,越要装作与往日一般无二,甄应嘉也好,王子服也好,都有一种不再告知他人的默契。

正如司徒岩选了一个姬妾之子送走一样,甄应嘉和王子服也选的不起眼的庶子送走。至于嫡子,正因为身份贵重,多少双眼睛盯着,一旦突然送走,不知道引起多少人猜测,自然只能留在金陵。不但如此,两人还都未将大祸将至的事告知家人。

大难临头时候,为了保留一点血脉,哪里还分什么嫡庶。

就这么平平静静的,仿佛和往日一样,王家不过是又有一批货物要出海而已。实际上这次随行不但有司徒岩的心腹护着一个皇室血脉,甄应嘉也派了心腹护着两子,王子服更是亲自押送货物去松江,自然车上除了一些掩人耳目的货物,还有大批三家人带着细软。赶了浩浩荡荡一个大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