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 电和磁(第6/7页)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还需要另外一套润滑系统。

还有很多我还没有想到的地方,肯定也是需要追加的。

要把这么多的系统融合到煤油发动机里头,肯定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

甚至哪怕是我们成功了,估计要让这样的产品具备商业化生产的意义,也是需要非常多的时间的。

不客气的说,十年内我们能够完成这样的装置,就已经非常的快速了。

不过不得不说,作为一种概念的话,您提到的煤油发动机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通过跟饶永祥的交流,卢照邻对这个新鲜的概念也充满了好奇。

这种东西,虽然现在还制作不出来。

但是跳一跳之后,还是很值得期待。

在未来是具备制作出来的可能性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们的煤油发动机研究所明天就正式挂牌成立,等会我就去找刘界递交相关的申请材料。”

饶永祥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物。

刚刚跟卢照邻谈的非常开心,现在自然是要尽快的把事情给落实下来。

“没问题!甚至我还有一个非常大胆的提议,对我们的煤油发动机研究所可能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但是却是有希望让煤油发动机更早的面世。”

卢照邻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人物。

如今既然已经准备跟饶永祥合作成立煤油发动机研究所,他自然也要开始反应一些自己的想法在里头。

“什么提议?尽管的提出来,不用跟我客气!”

饶永祥可是很早就见识过卢照邻的才华的。

如今自然对卢照邻的提议充满了期待。

“这个煤油发动机的设想,已经有了一个轮廓。

我觉得这已经足够形成一篇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面了。

虽然这样的论文发表之后,很可能会引来其他的书院或者作坊也去研究属于他们自己的煤油发动机。

但是整体来说,这对于进一步的推动煤油发动机的研发进展来说,应该是很有好处的。

也许某个研究所能够在其中的一个装置中取得突破。

另外一个研究所又在其他地方有了突破。

各种突破合起来,我们心目中的煤油发动机就有了生产出来的希望了。”

很显然,卢照邻的这个方法就是把煤油发动机这个划时代的东西抛出来。

吸引一大帮人去研究这样的东西。

到时候也别扯什么专利不专利的事情了,看看到底谁能真正的生产出来,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要不然你说你有专利,结果你连产品都制作不出来。

这样的专利的权威性,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就把煤油发动机的方案给刊登到《科学杂志》上面去?

如今的《科学杂志》,已经成为各个书院和作坊的实验室必订的书籍。

我们的方案在这里刊登了,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跟我们竞争了。”

饶永祥显然还是有一点点犹豫的。

这可是他准备拿出来冲击大唐皇家科技奖的设想。

如今就这么轻易的给贡献出来了?

虽然他也算是大公无私的人,但是一时之间,心中还是有点不舍的。

“说是大家都能参与到其中,但是真正有实力进行煤油发动机整机的研究的研究所,也就难免几个。

而能够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压力的,那更是一个都没有。”

卢照邻这话说的有点自负。

不过他却是真有自负的本钱。

从六岁的时候就跟在李宽身边学习,他的见识绝对是这个时代里头最顶尖的一批人。

李宽的所有弟子当中,也就狄仁杰在一些方面能够跟卢照邻平起平坐。

他们两个算是李宽最得意的弟子了。

“你说的也对!如果我们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和化学院联手成立的煤油发动机研究所都还打不过其他书院或者其他作坊的研究所,那么我也认了。”

饶永祥也不是那种老实人。

作为化学院的院长,该有的自负,他其实也是一点都不少的。

只不过早年作为一个落魄的道士,饶永祥已经把自己表面上的傲气给磨的差不多没有了。

“嗯,到时候我们可以从化学院和格物学院里头都吸收一些感兴趣的人过来。

把这些人分成几个小组,有些人负责润滑系统的设计,有些人负责冷却系统的设计。

而有些人则是专门负责配电系统相关的额设计。

至于绕院长您则是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与推进。”

卢照邻继续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很显然,这个煤油发动机不是单纯的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

观狮山书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分工与合作的研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