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玉米的发现(第2/3页)

这也算是充分的体现了一点,有背景的妖怪,总是可以躲过一劫的。

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将这一点展示的淋漓尽致。

其实,这个真理,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基本上都是成立的。

“嗯,今年的冬天比去年要冷一些,大家要多注意。”

李承乾虽然精神气已经恢复了不少,不过整个人还是激情不够,一下子老了很多一样。

从大唐太子沦落为流放澳洲的庶民,任谁也很难接受这一点啊。

“这几天,从永平港应该会过来一支船队,到时候他们会带来我们订购的棉衣、棉被,还有大量的羊毛线。要不是因为这一场暴风雪,船队应该都差不多到了的。”

长孙家庆对现在的情况不是特别的担心。

经过了一年的发展,他们几千号人已经成功的在这里落脚了。

前几个月,他们还成功的征服了附近的几个土人部落,让城池修建的速度一下就上了一个台阶。

在加上太子港里头的渔业资源很丰富,根本就不用担心饿死。

最关键是蒲罗中运过来的牛羊,已经顺利的在附近的草原上繁殖开来。

太子港四周的土地十分肥沃,很是适合养殖牛羊。

只要有个几年时间,长孙家庆觉得太子港都可以开始向外出售牛羊了。

“对于愿意来我们太子港做生意的商家,我们不能亏待了他们。不管是他们开什么价格,只要不是狮子张大口的那种,我们都直接答应就行。要不然距离这么远,我们这里的人口数量又不多,愿意跟我们做生意的商家就没有几个。”

李承乾没有了那种傲气之后,反倒是变得很接地气。

虽然太子港在他看来是一个非常优良的港口,但是奈何整个澳洲都没有几个唐人,偏偏这里的土地面积又如此的广阔,他就是想要吸引人过来这里定居都很难啊。

现在也就只能尽可能的去附近部落招募或者是抓捕土人来帮忙干活了。

按照李承乾的规划,每一个唐人,都至少要有两个仆人,这样太子港的人气才能上来。

当然,李承乾也不敢让太多的土人进入到太子港,要不然万一这帮土人觉得可以取而代之,那就麻烦了。

“没问题,我们来的时候带来了大量的金银,在太子港附近又发现了一个小铜矿,短时间内是不会缺钱用的。不过人手不足的问题,却是会一直存在。

另外各种箭矢刀剑,也需要从永平港那里运输,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长安城的西市的人市里头,是哪个部落的奴仆都有售卖。路过蒲罗中的时候,听说他们那里也仿照西市设置了一个市场,下次我们可以让商人们去蒲罗中购买一批奴仆卖到我们这里来。

不管是突袭人还是高句丽人,疑惑是倭国人。哪怕是林邑人活着天竺人,我们都要。反正不能让太子港里头的澳洲土人的数量超过二成。”

李承乾毕竟也是当过太子的人,一些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嗯,上一次我本来就想跟那些商家说,不过正好碰到太子港附近的土人部落给我们提供了一批人手,所以就没有提了。这一次我肯定会跟那些掌柜好好的谈一谈,让他们知道跟我们太子港做生意,绝对是稳挣不赔的。”

“老二希望我们在太子港好好的发展农业,到时候不仅可以解决我们自己的吃食问题,还能向蒲罗中提供牛肉干和羊肉干、羊毛、奶粉等物资,这就足够养活几十万了。”

李承乾现在的目标就是把太子港建设成一个跟蒲罗中差不多的大港口,重新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主要有个几十万人口,我们太子港绝对可以成为一座繁华的城市,所有的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哪怕是长安城的百姓都比不上。”

长孙家庆对太子港四周的条件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广袤无边的草场,怎么捕捞也捕捞不尽的海鱼,这要是不能过上比长安城百姓还要好的日子,他都觉得自己应该买一块豆腐装死得了。

“从永平港到太子港,路途太过遥远了。一路上,我们其实也碰到过许多好的港口,如果能让更多的大唐百姓占领这些港口,我们各个港口之间互通有无,那么太子港想要变得繁华,就容易很多了。”

李承乾一下就看到了太子港最大的问题。

孤悬海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去一趟永平港都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哪怕是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好,又怎么吸引大量的百姓过来呢?

除非能够找到金矿,许多许多的金矿。

“迟早会有这一天的!郎君,厨子已经准备好火锅了,这么冷的天气,吃一顿火锅是再适合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