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6章 领导觉得你行,你就行(第2/2页)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就有了眼下的规模。这还真是城南,如果去到了凉州城北边,那里有牧民们自发形成的集市,热闹程度比这里可就要高多了。”

李宽虽然来凉州的次数不多,但是每隔几天就能收到楚王府情报调查局从凉州发回来的情报。

与此同时,凉州刺史上官仪也时不时的会跟李宽写信汇报凉州城中的一些事情,所以李宽虽然人不在凉州,对于凉州的情况却还算是比较清楚。

“按照你这个说法,城外的这些人,许多都曾经是草原上的牧民?但是我看他们说话的口音,虽然不是很地道,但是已经跟唐人没有太大的差异了呢。”

李世民对于突厥人是非常了解的。

当初还是隋朝的时候,他就曾经出现在抗击突厥的第一线之中,他甚至还会一些简单的突厥语。

“这个其实很简答,以利诱之,大家学习说汉话的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在凉州,如果你要加入到本地户籍,那么汉话必须能够达到可以与人正常交流的水平,否则衙门是不会批准的。”

凉州的很多政策,都是李宽亲自参与制定的,对此自然很是清楚。

“加入凉州户籍有什么好处没有?”

在李世民看来,如果入籍没有好处的话,那些胡人完全没有必要那么辛苦的去学习说汉话啊。

“自然是有的,不说其他的,单单赋税这一块,差别就大了。如果你是唐人,那么只需要缴纳一成的商税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不是唐人,那么除了这一成的商税,还需要额外的缴纳建设附加税和安全保证税,这两样税加起来,相当于额外的再征收了一次商税,让胡人的赋税比例达到了唐人的两倍。这还只是赋税上面的影响,除此之外,胡人在凉州城内行走和生活还有一些限制,这都迫使胡人尽快的想办法让自己加入到凉州户籍之中,成为一名唐人。”

李宽这么一说,李世民立马就明白了。

大唐的普通百姓也好,草原上的普通牧民也好,其实都是最现实的。

什么政策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全力支持。

什么政策对他们不好,大家肯定就会变着法子的抵抗。

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