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民心之剑显!震撼!六部尚书打起来了!(第5/7页)

【传道受业】

某某大儒今天在上面写点自己的感言,某某大儒明天在上面写点自己的感言。

天下文人会不会疯狂?

大魏百姓会不会为了子孙后代买一份文宫报纸?

这样一来的话,自己很难竞争成功。

尤其是自己的价格还这么贵。

百姓们刚开始或许会捧个场,知道是自己搞出来的,可等新鲜劲过了,大家就会权衡利弊了。

这就好像辅导课一样,你看到杂志你很想买,可你又看到辅导书,你会毫不犹豫拿出钱来买。

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后代子孙?

这个问题,才是许清宵真正不想面对的问题。

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几乎不可能。

除非朱圣一脉都是傻子,不然的话,绝对会复刻自己的成果过去。

解决是解决不了,但许清宵也不是没有办法。

他有五计,可以抢占七成左右的市场。

第一计,就是价格战,前期不怕亏本,甚至说亏的越多越好。

但就要看张如会扛得住扛不住了,若是张如会扛不住的话,自己只能另寻他人。

“我明白了。”

“既然如此,亏就亏一点,贤弟,愚兄还有一些家底,就算是家底全部亏光,愚兄也能想办法再弄到一些来。”

张如会明白这个道理后,随后便恶狠狠地咬牙道。

他看得出来,此物的价值,所以也不含糊。

大不了就亏的血本无归罢了。

再者,自己兄弟是许清宵,大魏户部侍郎,未来新圣,说句不好听的话,自己当真亏到家底都没了。

许清宵会不管自己?

得到张如会的回答,许清宵很是满意。

“好!”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兄长再去做三件事情了。”

“第一,找一批游手好闲的混子,让他们每天打听一些消息,把京城内的一些是是非非记下来。”

“第二,找一些生意还行,但并不是特别好的店,邀请他们免费参加第一期宣传,把他们店铺的信息,写进报纸当中,一期一个月,不要太多,差不多三十家,一天一家,一定要找那种靠谱的店,不靠谱的一律不要。”

“第三,请一批老书生来写稿,怎么写我这里会有样本,搞好之后,再派人送到愚弟学堂来,他们会进行校稿以及更正,确定无疑后,再送回去,子时之前做完这一切,子时之后开始印刷。”

“务必要在卯时之前,将所有报纸送到各大书店。”

“第一个月,免费发放,但限免一万份,而且必须要给识字之人,不识字的不给,剩下的按照二十文一份卖。”

许清宵开口,吩咐张如会三件事情。

第一个月免费一万份,剩下的按照二十文一份卖,这是前期,等竞争对手一出现,直接降价,让百姓感觉到实惠。

不然你不先按照高价卖,百姓没有占便宜的感觉啊。

“好!”

张如会一口答应,他明白许清宵的意思,所以并没有说什么。

再者这三件事情不算太难,完全没问题。

“需要多长时间?”

许清宵继续问道。

“三天内,全部做好。”

张如会给予回答。

“好,越快越好。”

“三天内做好这一切,七天后,我要第一版报纸发放至大魏京都。”

许清宵神色认真无比道。

既然说到这份上了,那么就不能等。

他要速战速决。

掌握大魏舆论能力。

到时候朱圣一脉想要再来找自己麻烦,当日报纸就是某某大儒如何如何。

藩王想要造反?没问题,直接口诛笔伐,骂他祖宗十八代,然后打起仗来,管他输赢,先吹再说。

商人想要搞事?直接登报查封,钱充国库,还怕百姓不支持?

舆论的力量有多大?相信正常人都知道有多可怕。

都别说报纸了,有时候写一本小说都能害死人。

潘金莲武大郎,明明是正儿八经的贤良人家,尤其是武大郎,人家不仅仅不矮,而且还是县令,是读书人有文化。

就因为遇到一个小人,把他们夫妻的故事编造成一本书,结果流传千年。

以至于武大郎成了笑话,潘金莲成了什么懂的都懂。

这就是谣言和舆论的力量。

民心之剑就是此物。

锋芒无比。

但想要铸好这一把剑,难度也极大。

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别人,就是朱圣一脉。

所以许清宵觉得自己有必要还是得去一趟大魏文宫,找一找不属于朱圣一脉的大儒,请他们帮忙写点文章或者是写点劝言。

如此一来的话,就可以稍稍削弱一下朱圣一脉的核心竞争力了。

“贤弟,那愚兄先去处理这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