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兜比脸干净 这海城的风可真凉……(第2/3页)

章桂英换了二百三十块钱和三十斤粮票,心里美滋滋,趁着对面的帅哥点钱,也多了聊天的兴致,“听你这口音京城来的吧。”一口京片子味。

李东鹏:“咋,看不起京城人?”这海城人一听他是北方口音,看他的眼神都是高高在上的,妈的,这海城还特么比京城高了?早晚有一天老子要把你们海城人的钱都赚走,看你们还傲不傲了。

章桂英哈哈:“哪能啊,我也北边来的。”

李东鹏脸上放松不少:“哦,那也算半个老乡了,既然是老乡,你不看在老乡的份上少要我几块钱?”他找黄牛换美元,黄牛是收百分之二十的手续的,算下来价钱差不多,关键是现在黄牛手里缺美元,没得换。

章桂英:“嘿嘿,亲兄弟明算账嘛。”

李东鹏:“这样吧,我还要在这边待几天,你要是有了美元还兑换给我,咱还按这个价。”

章桂英忙摆手,“不了不了,我这次是急用钱,以后还是去银行换,咱可是良民。”

李东鹏嗤了一声,哪个本分的良民敢跑国际饭店门口拦外国人的,“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这点小事,小丫头还挺谨慎,不愿意就算了,瞧你这偷偷摸摸的劲,我都没眼看。”

章桂英钱票到手,也不理会他的吐槽,赶紧溜了。

就近找了个饭馆,要了一碗大排面,一份红烧肉,外加一盘子生煎,痛痛快快吃了一顿。

接着去了华中服装一条街,那里的衣服便宜又时髦。

章桂英一通砍价,最后花三十九块钱买了件棉大衣,然后去买了内衣内裤毛衣棉裤棉皮鞋,里里外外换了一身行头,可算舒坦了。

马不停蹄的,又转去了旧货市场。

原主上的是华东纺织学院,学的是纺织工程,她自己则学的是机械设计,辅修建筑风水学。

来旧货市场自然是来淘货的。

旧货市场摆地摊的居多,寒冬腊月,看起来热火朝天的,人挤着人,这眼看快过年了,看来都是来淘货的。

章桂英转了一圈,找到个钟表维修摊,老摊主脚下一个纸盒子里放着几个破烂的不能再破烂的手表和一个坏了半边的怀表。

摊主戴着单眼放大镜,正修理手里的手表,见章桂英蹲下来在在纸盒子里挑挑拣拣,也没理她。

“这表多少钱一块?”

老摊主头都没抬,“二十块钱一块,随便挑。”

章桂英嘴角抽抽,就这,这拆了恨不得十次的,缺零少件的手表敢要二十块!这是当她冤大头啊!

“两块卖不卖!”

这回轮到老摊主抽嘴角了,还价十倍,一般人还真说不出口。能照着十倍讲价的,那脸皮都不是一般的厚!

不过萃英钟表店确实是两块钱一块回收,不过得是品相好些的,他这几块样的,撑死了也就一块表给个一块来钱。

老头沉思了一下,“五块钱。”

“三块钱一块,我都要了。”

老头这才摘下放大镜,打量了一下章桂英,嗯,看穿着,是个不差钱的,听语气,还是个败家的,“你都要?这表可是别指望能修好。”他修了一辈子表都修不好,他还真不信有人能从他这捡漏,而且里面能用的上的小零件,他都拆了用了。

“您就说三块钱一块卖不卖吧?”

“卖!”不卖是傻子。“老汉我丑化说前头,概不退货。”

章桂英数了十八块钱给老摊主,把六块表捡起来放兜里。

“大爷,我跟你打听个事。”章桂英递了几块奶糖过去。

老汉没说话,就看着章桂英等着她继续说。

“大爷,哪还有这样的手表啊,又多又便宜的。”

老汉这才把奶糖揣兜里,慢悠悠说道,“萃英钟表店。”这一片的老旧钟表,坏透了的,修都修不好的,基本最后都流通到了萃英钟表店,这一片都知道那里回收旧钟表,不是什么秘密。

章桂英谢过老摊主,直接去了萃英钟表店。

萃英钟表店也是把回收来的修不好的老旧钟表拆拆捡捡一番,拆捡一些通用的小零件,然后再把这些旧手表送到钟表厂赚个回收价。

章桂英买完衣服,又在老摊主那花了十八块钱,现在还剩下一百三十八块钱。

她得留下三十块钱做回京路费,也就是还有一百零八块还能用。

最后章桂英在萃英钟表店挑了三十五块表,也是按三块钱一块买的。这比厂家的回收价还略高一丁点,还省的他们跑一趟了,萃英钟表店也就痛快卖给章桂英了。还搭了一套二手工具和几块没用的铜片铁片给章桂英。

章桂英背着一兜子破烂手表回了宿舍。

这宿舍住着八个人,现在只剩她一人了,拿到分配通知书后,一个个都卷铺盖走了。就剩下原身这个连路费都没有的,还不好意开口借钱的。原主是个安分守己再本分不过的人,性格上还有些小懦弱,在家也不受重视,一直都是悄无声息默默生长。干过唯一一件出格的事就是按自己的意愿选了远离京城的海城来上大学,而来海城的路费是从章母床底下翻摸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