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鸡汤米面

虽然很多人觉得鸡汤比鸡肉有营养, 比起吃鸡肉更喜欢喝汤,但是这是不科学的。鸡汤里的鸡肉才是营养丰富的重中之重。而鸡汤里的营养物质不到整只鸡的百分之十,只有从鸡肉和鸡骨中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蛋白质和其他微量元素。总体嘌呤高,钠含量高, 脂肪含量高。

王奶奶在家里做的鸡汤表面会有一层黄黄的鸡油, 她很喜欢因为很香, 觉得这是鸡汤营养的象征, 但是其实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因为这只是纯粹的动物性脂肪。

白一诺就将表面的油给撇去了, 不仅是为了吃起来健康,而且为了让汤色更加澄澈好看。

从外表上, 王奶奶就明显能感觉到这鸡汤和自己在家做的不一样。汤色实在是太澄澈干净了,没有一点浮沫, 看上去就像滤过茶叶的滚热茶水,透亮得不可思议。

鸡汤米面中的米面占上大半空间,颜色像雪花一样白,大小长短接近一致,随着风吹过,鸡汤像镜子一样的表面荡起了涟漪, 米面也随之在鸡汤中摇摇摆摆。

因为汤汁太过让人惊艳,王奶奶并没有立刻拿起筷子吃面,反而用勺子先喝了一口汤。

鸡汤入嘴的时候,王奶奶有些发愣。

因为卖鸡卖了一辈子,所以王奶奶对鸡很有了解, 也很喜欢做鸡汤, 但是她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鸡汤。

太鲜了!

鸡汤鲜美浓郁, 仿若无物一样顺着喉咙滑下去, 味蕾像是被瞬间唤醒一样,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立刻感受到鸡汤的鲜美。

同时,也太香了!

汤汁融入了老母鸡老母鸭筒子骨等等材料的精华,香味混着热腾腾的蒸汽像炸弹一样爆开,让人无暇去思考其他,让王奶奶原本因为劳累导致疲乏的大脑顿时清醒了,不禁发出了灵魂的疑问。

这么好喝的汤居然是鸡汤吗?

这么好喝的汤的材料真是在她家买的吗?

王奶奶喝完一口鸡汤,不禁回味良久,过了好一会儿才想到还没有吃米面,于是拿起筷子向米面伸过去。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习惯吃米面的地方不多,王奶奶是海市本地人,最常吃的是葱油面阳春面等等,没有吃过米面。

她仅仅听说过米面,似乎在温州安徽那边比较流行。

她充满好奇地夹了一筷子米面送入嘴中。

米面是手工制作,单纯由米浆制成,没有加任何添加剂。而单纯的米制品多是软糯的,米面当然也是这样。它的特质让它不像其他面类比如碱水面那么劲道,而是更加柔和。软弹的同时带着软糯,甚至不用怎么费力咀嚼,就能全部吞下去。

米面还有个别称叫荡粉,它的软和可见一斑。

米面吸满了汤汁,入口爽滑,嚼一嚼就在嘴中化开,发出了勾人的米香。

鸡汤就是要配米面,米面就是要配鸡汤,因为它们都是至柔的。

一口下去鸡汤鲜,米面香。肉香和米香融合在一起,让人能感觉到来自灵魂深处的满足。

王奶奶虽然看起来挺能干的,但是毕竟已经七十多岁了,这么多年的劳累加上心里的烦恼已经让她的身体亏空了。

吃到了鸡汤米面之后,王奶奶感觉到久违的满足,这是自从和小儿子闹掰之后就再也没有过的感受。嘴里是暖的,身上是暖的,心里也是暖的,她感觉自己又有了力量。

王奶奶一口一口慢慢地将面吃完,这才发现自己的眼角有些湿润,她用手摸了摸眼睛,从口袋里出一块旧手帕,手帕里包裹着许多零钱纸币。

手帕是红色的,上面印着喜字,是十多年前小儿子结婚的时候,她去找了还卖这种东西的老店铺购置的。但是小儿子嫌土气根本就不要,把她送去的东西全都丢在了垃圾桶。她觉得浪费,所以把它捡回家了。这么多年,手帕的边角都有些褪色了。

王奶奶不肯免费吃,非把钱付了,对白一诺不住地称赞:“你这面挑不出任何错来,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面。”

白一诺拗不过她,只能报了个价钱。至于要不要开解王奶奶,白一诺没有选择这么做。有句谚语说的好,饱经事故少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她不觉得自己能够解开王奶奶的心结。

给王奶奶一份鸡汤米面,只是想让她经常无意识紧紧皱起的眉头能放松一会儿罢了。

王奶奶付完钱就转身离开,说要继续送货了。虽然表面很平静,但她的内心被这碗面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王奶奶想到了二儿子还没有去国外的时候,因为客人订了一只鸡却突然反悔不要了,她于是将鸡带回家煮面。

她慈爱地摸着小儿子的头说快吃快吃,于是大半只鸡都进了小儿子肚子里。

结果还上小学的二儿子回来了,只见到满桌的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