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第3/3页)

帽子扣在头上,被冤枉的藤国毫无办法。国君和氏族们商量,只能将祸水东引,咬死是一个叛国氏族所为,借此栽赃陷害,他们一样是受害者!

事情发展到最后,三国之间互相扯皮,赫然一出谍中谍。

在此期间,公子颢率军清扫城内,将潜伏在北都城的探子一个接一个揪出来,宁抓错不放过。短短几天时间,城内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也让众人又一次看清公子颢是何等霸道强横。

事实上,北安国和漠国对真正下毒的是谁都心知肚明。见藤国送来国书,找到更合适的替罪羊,也就顺水推舟,接受了对方的解释、

三方达成和解,换成叛国的藤国氏族一脸懵,继而倒了大霉。

虽然被冤枉得不轻又差点挨揍,却也借机解决心腹大患,藤国国君没有怨恨北安国和漠国,在借力收回氏族封地,找回被对方带走的诸侯鼎时,反而心生感激。

若没有赵颢出兵,他未必能奈何对方,更不可能顺利找回诸侯鼎。遗失诸侯鼎的罪名不轻,就算不是他的过错,遵照分封的规矩,他也吃罪不起。

待到一切尘埃落定,三国丝毫不见龃龉,彼此间的关系反而上升一个台阶,着实称得上新奇,令人叹为观止。

赵颢一行日夜兼程,赶在天色变化前抵达赵地。

安顿好漠国一行人,赵颢回到帐中,很快有人来报,公子玄日前来信,信使本是往北都城,中途望见队伍,认出赵颢的旗帜,立即转向奔来营中。

“带进来。”

赵颢下令,信使很快来到帐中,将书信当面呈送。

帐内点着火把,丝丝缕缕的烟气顺着掀起的帐帘飘出。

赵颢坐在案后,划开蜡封,展开竹简,从头至尾看过一遍,如玉的面容浮现笑意,眼波流转,一瞬间如百花绽放,艳丽得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