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2/2页)
其实,唐朝灭亡东突厥,就占了隋朝的光。如果突厥还是士门可汗时期,控弦百万,大唐就算有李靖、李世绩等名将,要想完胜,并不容易。
在李靖灭东突厥的时候,东突厥其实只剩民只有一百一十二万,士兵不到二十万人,只相当强盛时期的五分之一。
全旭接着道:“想要彻底打败建奴,必须先将他们孤立,游牧民族都这尿性,孤立则弱,弱则内乱,内乱则天下围攻,匈奴、突厥、吐蕃、女真……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草原帝国就是这样亡的。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壮大东江镇,使其变成插在建奴和朝鲜中间的一根尖刺,甚至从建奴手中夺回朝鲜,将建奴死死挡在鸭绿江以北!”
徐彪似乎有些明白了:“这样一来,建奴就没有办法从朝鲜获得人力、钱财和粮食了,甚至整个辽南都会被东江镇搅得鸡犬不宁,势必要分出很大一部份兵力来防范东江镇。”
全旭点了点头:“对!”
……
双岛,幕山。东江军虽然没有毛家军的称呼,事实上,除了一个刘兴祚之外,大都是毛文龙的养子、养孙,副总兵陈继盛,就是毛文龙的女婿,也毛文龙的心腹。
在接过耿仲明的密信之后,毛文龙坐不住了,他的恩相袁可立派人给他送了五千石粮食,还有三千斤铁,以及其他物资。
在这样的情况,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袁可立想着复起,像他这样的大司马想复起,必须有军功,那么袁可立之前的旧部,除了毛文龙以外,现在都投靠了袁崇焕。
在这种情况下,他绝对不能与袁崇焕虚与伪蛇,一旦这一幕,落在袁可立眼中,那么他恐怕以为,他再也复起无望,或者忧愤而亡。
毛文龙连应付袁崇焕的心思都没有了,他假装摔断了腿,在袁崇焕前脚探望了他的病情,他后脚就把腿抽身,趁坐着快船,离开了双岛,直接前往皮岛。
袁崇焕也不是白给的,毛文龙前脚刚刚走,他在后脚就听到了真实的消息,他气得摔了好多东西。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反而不敢妄动,毕竟东江军一旦十几万军队造反,他的这个御下不严的罪名可是不小的。
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关宁军强的只是野战的守城,袁崇焕还真不一定能干净利落的歼灭东江军。
全旭在皮岛待了几天,发现皮岛除了穷,还是穷。
历史果然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袁崇焕炮制的毛文龙十二大罪中,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实罪,还声援袁崇焕该杀毛文龙。
不过,穷却是不应该的。
因为东江军靠海,难道不能吃海?
全旭有些不解的望着刘兴祚道:“东江军靠海为何不煮海盐?”
负责掌握着财务的耿仲明苦笑道:“全先生有何不知,海岛缺少柴火,冬天又奇冷无比,我们哪有柴火煮盐?”
“呃……”
全旭恍然大悟,明朝的柴火价格却是昂贵无比,烧柴火等于烧粮食,东江军所占的地盘太小,只能勉强种田。
“煮盐不成,不如晒盐!”
“晒盐?”
全旭从一名士兵手中要过一根箭,他拿着箭在地上画图:“其实非常简单,你们可以沿着海滩,筑造一道水坝,留下一道或两道水闸,涨潮时打开闸门,把海水灌入盐田,在田中暴晒蒸,浓缩到15度左右,再打开盐田的闸门,从沟渠流入卤水池,在池中沉淀泥沙澄清后的卤水用人力抽水车抽入结晶池,于饱和状态下继续蒸,很快就能结出白花花的海盐!”
东江军缺粮,虽然不缺盐,却没有能力在大规模卖盐。
因为煮海盐,本身就需要昂贵的成本,比起盐矿并没有成本上的优势。
这是属于时代科技的限制,后世的海水含盐量是百分之三左右,在明末,这个数字其实更低,他们烧掉一百斤海水,勉强可以得到一斤多盐。
东江镇最不缺的就是人,在全旭的指导下,一个占地莫约一百六十亩的盐田开始快速行成,经过全旭计算,这个盐田的实际面积差不多十万平方,按照夏季五月的蒸发量,这一百六十亩盐田,每天蒸发的海水量至少在三百到五百吨左右,哪怕百分之一的含盐量,也可以得到粗制海盐三五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