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卖国者,凌迟处死!(第2/3页)

谁让这个世界一切的先进技术都在朝廷手里,都被朝廷控制着。

但大明帝国有着庞大的官僚集团,成分复杂,良莠不齐。

即便有东厂和锦衣卫时时刻刻替皇帝盯着,也难免有心思不正的。

何况,东厂和锦衣卫也是靠人来执行的。

而只要是人构成的机构,就会有败类,就会有被拉拢腐化的可能。

好在,人类的群居属性,让其也有从善之本性。

所以,极度自私者也还是少。

大多数人是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也知道爱财需取之有道,不能坏了大规矩。

何况,朱由校还推行全民教育这么多年,民智早已进一步开启。

这也就使得,现在的大明帝国依旧是朝廷掌控着最先进的技术,最多的生产资料。

而外夷即便用各种手段盗取,也没有到破坏大明根基的地步。

贪利的商人也是一样,也依旧没有到破坏大明根基的地步。

许多真心为了社稷的人,还是在竭力维护着大明社会现有的秩序和华夏汉人的利益。

“周工!你知不知道,我们大同机械厂的工人能免费让名医给我们看病,能免费让好的先生教我们的孩子读书,我们每年的分利跟昆山县的县太爷收入差不多,是因为什么?皆是因为我们大同机械厂有技术优势!是我们自觉把技术垄断在我们自己手里,可你呢,却为了别人每个月多一倍工钱的好处,背叛工厂,要把你在工厂的技术教出去,你这样做,对得起我们吗,对得起你孩子的未来吗?!”

因大同机械厂的技术员周良被一商人收买而被发现给安排到全厂大会上接受批评时,已成为职工委员的戴爱国就在这时候斥责起了周良。

“就是!只是让民间商人学了去也没啥,就怕那些商人经不住诱惑,把技术卖给外夷!”

一大同机械厂的职工还因此附和起来。

周良自然是无地自容,表示甘愿接受一切惩罚。

对于此时的大明而言,皇帝和有民族意识和大局意识的民众,都在尽力维护着现有的社会状态。

而秉持朱由校意志的大明海外殖民地的官员们,则在全世界扩张着这种社会状态。

朱慈炜这里率军顺利进占了江户。

进占江户军事上倒是没什么难度。

毕竟现在的倭国对于大明而言,已如囊中之物,其头,其尾,其腰皆被大明控制。

取江户而彻灭其国如探囊取物。

要不然,幕府也不会主动迁去美洲。

对于朱慈炜而言,真正难的是,在占领江户后的分田工作和汉化工作,以解救这里的普通百姓,而建立起大明现有的统治模式。

因为大明现在急需稳定而繁荣的商品市场,需要让大量奴仆与百姓,成为有消费能力的人。

这种分田于民,剥夺贵族特权的统治模式自然是令倭国贵族不能接受的。

好在倭国幕府和一批倭国大贵族迁去了美洲,也就使得大明不用为了推行这种统治模式而需要用枪炮去消灭幕府和一些倭国大贵族。

但也有很多还迁走的倭国贵族没有迁走。

因为大明要在倭国分田于民,所以这些占据有倭国最多田产的倭国贵族,无疑会排斥大明对他们的占领。

不仅仅是倭国贵族会排斥,拥有田地的普通地主阶层也会排斥。

而商人阶层则本来就是对大明排斥的,因为只从大明打开倭国的国门,将商品大量倾销到倭国后,倭国倭人在本国的市场主导地位就已被夺走。

倭国商人如果不反抗,且想继续从商的话,只能沦为大明的买办,自己辛苦一年,只能挣些蝇头小利,而大头皆让大明赚走。

朱慈炜也知道他接下来要想解救倭国百姓会有一番挑战。

“倭国本土的贵族和士大夫目前是不能用的,他们虽然因为惧怕我朝国威,而选择了归顺,没有在儿臣率军入驻江户时而选择抵抗,但他们肯定不会欢迎我们去解救倭人百姓!所以,儿臣需要调一批本土接受兴明社教育的士子充任倭国官吏,进行改革!还请朝廷允准!”

朱慈炜因此在对大明朝廷发了这样的公文。

大明现在士子过多,非常卷,正是需要往外溢出的时候。

天启皇帝朱由校也就批准了朱慈炜的请求,且下旨将原有的长崎、东瀛二省,以及现在大明所占据的江户之地,列为一省,依旧用名东瀛,朱慈炜兼任东瀛总督,以便于朱慈炜在东瀛进行更彻底分田和汉化工作。

朱慈炜趁此机会便在大明朝廷调来一批士子来东瀛省立行政学堂接受培训,而在安排为官吏之前,他还先从长崎、虾夷二地,招考了一批士子,进入在江户新设的东瀛省立行政学堂学习,进而以求尽快在倭国建立起统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