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鼓励出关令(第2/2页)

朱兆宜说道。

“那行,小弟就举家与一起北上。”

祁象佳说道。

“我已在海参崴购下地,很便宜,地价不足江南十分之一,到时候我们先在那里定居,那里可以通航至旅顺,来取也方便。”

朱兆宜说道。

无独有偶。

像朱兆宜一样消息灵通且有远见的士族子弟北上的有很多。

有的甚至是朝廷官员主动辞官下海,然后携款北上。

而交通最为便利,眼下又地价最为便宜,比辽东还便宜不少的海参崴港一带成为这些人最大的集聚地。

数月后,站在海参崴港附近一新建楼台上的朱兆宜看着港口外停满的船只不由得道:“还真是变了,以前,朝廷是强迫一些士族北上,现在他们是主动北上,聪明人不少啊。”

……

“海参崴光登记的新户口就已突破一万户,已然为塞外大县,鼓励出关令卓有成效,将来这地方如果不说是我汉家领地都说不过去的。”

朱燮元对朱由校笑着说着开发关外的一些最新情况后,朱由校则因此道:“那看来,得把电报线铺设到这里去,这里将来也许会成为我大明最北之地的最富庶之城。”

“那就敕旨工部筹备此事?”

刘鸿训问道。

朱由校点头。

“启奏陛下,关外苦寒之地,不利于农耕,要开发关外,鼓励开厂经商是唯一的办法,也是最合适的办法,眼下海参崴一带汉人户籍数量激增便是明证,但臣认为,这些地方地域辽阔,据中土较远,要想通达便利,目前得加强海路运输,因为海路快,且运货量大。”

朱燮元这时候说了起来,且又道:“另外,从庙街到库页岛,再从库页岛到倭国虾夷诸岛,以及到倭国本土诸岛,接着到琉球、台湾,是一个完整的岛链,我大明若能占领这些地方,或纳入大明势力范围,就能使南来北往的船只可以沿着这些岛链随时停靠获得补给,或者随时避风避浪,从而构建起一个很完整的海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