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第2/3页)

扶姣立刻高兴点头,直接将整瓶递去,“让他慢慢研制,不急不急。”

赵云姿忍笑,不推拒地收了,并给了颗定心丸,“应当能成的。”

小娘子间的友谊,就是在这种小事中无形升温的。和扶姣相处的短短几刻钟,赵云姿就感觉自己那隐隐焦躁的心完全平静了下来,对于爹爹说的那件事,也能够很淡然地道出来了,末了道:“其实也没什么的罢,时下大都如此,爹娘看中人家,我们做女儿的,遵从就是。”

盲婚哑嫁实在是很正常的事,但只要是父母真心爱护,就不会挑得太差。

扶姣听罢,捂唇深思,赵云姿没说对方身份,只道是个年过而立的大官,“你从没见过吗?”

“没有,这人……不在淮中郡,我也只是听过名声而已。”

“那不行。”扶姣严肃道,“肯定要看一看的,万一长得太丑,绝不能应,今后看着他饭都吃不下,那多惨啊。”

想的竟是这种问题。赵云姿摇头,“你还小,不知这种事其实相貌是最不打紧的,只要能够敬你体贴你,就是极好的了。”

扶姣很不服气她的看轻,“我可是过来人,差点就成婚了。当初舅舅他们想给我指……说亲的时候,就是让我看过后,同意了才定的。”

赵云姿惊讶,追问内情,才知她及笄前就和人定了亲,差不多是一及笄就马上大婚,只不过途中出了些意外,最终没成。

说起来似乎不是什么好事,赵云姿安慰了几句,道:“想来那人应当不错,才能让纨纨你同意。”

“还行罢。”想起沈峥含笑的模样,扶姣不得不承认他的皮相确实有些迷惑性,曾经还在她的前十里面呢,但后来那样故意吓她,就被她果断排到了百名之外,“比起我阿兄还是差一点。”

赵云姿颔首,“世上能够比你阿兄风姿更盛的人,恐怕无几。”

不管是吹捧还是真心夸赞,都足够得扶姣欢心,深以为然道:“所以赵伯伯说的这人,你也一定要看看,总不能太差罢。”

赵云姿莞尔,不想拒绝她的好意,“那等他来淮中郡了,若你还在,我就托你一起看看。”

二人就这么说定这兴许是半月或一月之后的事,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明日的上元节。

淮中郡的上元节很热闹,赵云姿以往甚少出门,至多在阿兄带领下在家门口走走,真正热闹的时候也不曾领略过。如今有了好友,她想鼓起勇气和她一起去夜市走走。

扶姣无有不可,两人凑在一块儿商量了明日的衣裳首饰,方依依不舍分开。

一日如飞光,转瞬而过。扶姣去逛淮中郡的上元节,自然不可能只和赵云姿二人出门,在她的要求下,李承度和王六也不得不郑重装扮了番。

看到他们三人时,赵云姿呆了下,颇有些不好意思地移开目光,心道看来昨日哄纨纨的话,也算不得假。李家阿兄虽然相貌算不得特别英俊,但气质就足以弥补一切了,身姿如松,高大挺拔,确实很出色。

王六是不曾易容的,他本就少人识,无需做掩饰,仍是少年的他相貌明朗,笑起来的两个小虎牙特别讨喜。赵云姿不因他书童的身份而轻视,见扶姣正同李承度并肩说着什么,不想打搅他们,就微微后退一步,在王六的主动下渐渐说起话来,也算相谈甚欢。

初出家门时,仍见天顶星子闪耀,一踏入长街,点缀的街灯和整条街道叫卖的花灯就把星光遮了七八,仅剩眼前的火树银花,绚烂不似人间。

扶姣站在小摊前,看着那顶八角美人灯,再看手中李承度新制的鹿儿灯,喜新厌旧的毛病犯了,“这个喜欢,我要。”

摊主摇头,“小娘子,这灯不卖的。”

这是他的镇摊灯,最能吸引客人流连,带着其他花灯都水涨船高。

扶姣不以为意,“你出个价罢。”

显然是用银子砸人的毛病又犯了,赵云姿正想说什么,摊主探过头来,一眼就看出了扶姣手中的鹿儿灯不平凡,恐怕其中还另有玄机,道:“美人灯不卖,但若是客人愿意用你的鹿儿灯来换,那就行。”

用李承度做了两个时辰的灯来换吗?扶姣目带犹豫,显然陷入了纠结,且看她颇为意动的模样,说不定真有可能同意。

李承度对小郡主的性情早就了如指掌,即便她当真用来换也不会在意,但他沉默不言的模样显然让赵云姿误会了,以为纨纨的兄长内心不满,见扶姣的好字已经含在口中准备说出,忙上前一步道:“我这灯也不错,不如用这个换罢。”

说着悄悄在袖下碰扶姣指尖,示意她看看自家兄长。

扶姣不解地偏首,眨了眨眼,没看出什么来,无声问赵云姿,怎么了?

这个小傻子……赵云姿无奈地想,大概是家人平时对她宠爱太过了罢,都不把别人心意当回事。她亲眼见了李郎君制花灯,知道其中的繁琐,深觉纨纨此举不妥,便想尽力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