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从租庸调法到租庸调输法
从兰州城再次启程西行之后,李素一行不过两天时间,就过了刘家峡上游、转入湟水流域,算是进入了后世的青海省境内。
说句大实话,哪怕是后世的李素,有那么便捷的飞机可以坐,他工作多年也没去过青藏地区,所以到了这儿,已经是两世为人第一次来了。
谁让他前世不是什么文艺青年,对雪域高原不太感冒,他宁可花钱去海滩边日光浴度假,看看玻璃海什么的。而且他对于“川藏线沿途有很多很Open的女生搭车蹭穷游”这种事儿也毫无兴趣,同事们每每提及雪域艳遇,他总是嗤之以鼻。
连网红都扎堆拍照的地方,他要是也去凑热闹,那不成跟网红一样Low逼了?不过这一世不一样了,他去的是真·无人秘境。没有任何庸俗之人能打扰他,而且是为了公务,看看也就看看了。
车队先装在船里,沿着湟水逆流而上航行了七八天,经过破羌、安夷、西平、临羌。一路上,李素每天就是跟诸葛亮聊些理科的话题,或者跟诸葛芷聊“朝廷信用背书建设物流业”的事儿,以及政策的配套改革,路上倒也不无聊,大家都收获颇多。
从临羌再往上游,其实到湟水源头还有一百五十里路。不过因为已经进入积石山山区,落差开始变得陡峭起来,某些河段水流湍急船只逆流很难,所以大伙儿就在临羌县把大篷车从船上卸下来。
坡度大的河段,就让车在河边的谷地用马匹拖着走,坡度缓的河段,甚至有短暂的下坡,那就重新把车开进河里淌一段。
一路上,李素看到路况还不错,一开始还想感慨一下“天助我也”,不过改走陆路后没二三十里,他就发现自己想多了——穿越积石山的黄水河谷两岸,原本是没有那么平坦的河滩的。
李素目前看到的这些,都是一个半月前,王平、张任征服了湟中之后,由雷定等当地氐族、先零羌蛮王部族臣服服役的结果。
那些之前没长眼、选择了武力抵抗王平的氐族、先零羌部落,都被那些臣服部落抓起来当投名状献给了王平,然后由王平派兵监督这些俘虏修路干活儿。
短短一个半月,把湟水穿过积石山的那段河道,两岸的滩涂土路都平整了不少,很多都是危险地段用这些蛮夷俘虏的命填出来的路。光是龙夷县的湟水源头一带、要翻越积石山山脊的那段最危险的路,为了把谷道破山劈石开辟平整宽大,就死了几百个俘虏。
不过王平肯这么干,作为王平顶头上司的关羽肯这么批准,显然是看到了巨大的利益,值得这么干——把龙夷县积石山山脊的隘口打通之后,翻过去对面就是青海湖了,以及青海湖周边的一大片盐湖。
根据王平之前派出的探路斥候观察回报,说那一代有很多咸水大湖,而且其中一些湖特别咸。虽然当时还不知道这些咸水湖要产盐难度有多大、成本有多高,但看这规模,产量应该是足够满足整个凉州甚至关中地区使用的,关键只是要解决运输的困难。
这也是李素这次来青海湖,非要坐大篷车的原因之一。
他倒不是纯粹为了享乐,或者求安逸不骑马。他只是知道将来要把青海湖周边的盐以较低成本运出去,必须普及使用大篷车拉货、然后走湟水水路。
如果王平现在不把道路打通到篷车可以过,依然只能骑马,那将来总不能指望驮马那点运力去运盐吧。
……
“终于到最高点了,真是天高云淡,从未觉如此阔朗。”诸葛芷诸葛亮姐弟到了龙夷隘口后,居然还不满足于直接翻过山去,而是非要下马往山隘两侧的高处再攀登视察一番。
毕竟这一路来,走了七八天水路、三四天陆路,连续十二天都是上坡,现在终于爬到此番湟中之行的海拔最高点了,总得再稍稍登高留念一下。亏得这个时代没相机,不然怕是诸葛亮还要自拍一个。
李素坐车骑马也有些累了,就吩咐在龙夷隘稍作修整,但最多只能耽误半个时辰,他还希望天黑之前赶到山下盐池边呢。要是天色暗下来,下山的路就不好走了。
唯一让他觉得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是农历五月天了,所以高海拔的地方也不至于寒冷,只是阳光比较猛烈,高原的空气也稍稍相对稀薄,紫外线特别毒辣,李素都是让人穿长袖、还要戴斗笠,女子还得戴面纱。
李素身边跟着刘妙和周樱。周樱性情机灵,又柔顺乖巧,当然不会给李素添麻烦,哪怕内心想玩也不会说出来。
不过刘妙本来就是来跟着他云游四海增长见闻以助修行,刘妙也没有那么为他人着想的习惯,见诸葛芷上山了,拉着李素也一起稍稍攀登一下。结果就是有五人结伴同行稍稍爬了一会儿山,登高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