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5页)

苏颜说:“我正需要这样的助手,你让她过来一趟吧,工资跟我们人事科的人谈,看看她对我们这儿满意不。”

红星厂给她的工资是六十多块,跟干活干得好的车间工人工资差不多,只有独立设计的衣服有销售提成。

秦霞对现在的工作内容跟工资都很满意。

老师推荐的人果然不错,好说话,工作态度好,敬业,苏颜可以放心地把设计图交给她出样衣。

第二天,苏颜下午下班后跟着杨立秋去了她家。

考虑到在一个厂上班,以后会经常来往,周日去看望她父母显得太正式,不如下班后去就跟平常串门一样。

苏颜带了十斤大米、十包挂面,还有给杨立秋准备的从厂里买的布头,给她练习做衣服用。

厂里布头不多,像杨立秋这样的普通职工没有购买资格。

杨立秋可开心了,一路说个不听,他们家离工厂很近,就在附近村里,骑车七八分钟就到。

她已经跟父母说了苏颜要来的事情,她们到的时候她父母已经在家门口等着。

两人下了车,杨立秋介绍说:“爸、妈,这就是我们厂领导,苏助理。”

苏颜听到厂领导三个字,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说:“咱们父亲是战友,你可别说什么厂领导不厂领导的,我就是来看看叔叔婶婶。”

“快进来吧。”杨父杨母马上热情又朴实地把人往屋里迎。

两人并排站着,杨父明显矮了一截。

苏颜真不知道杨父有残疾,还算比较严重,右腿折成了V型,走路明显颠簸,而且快了的话看着很吃力。

杨立秋并不是厂里的贫困职工,而且性格开朗,所以苏颜了解不到这种具体情况。

苏颜并不往他腿上看,跟杨立秋推车一块进了院,把带来的东西交给杨母。

杨母客气道:“以后常来,可不用给我们带东西。”

普通的农家院,院子不大,石头垒的院墙,房子只有三间,看着低矮阴暗。

苏颜看村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比她家的房子好。

院子里养猪养鸡种菜,杂物不多,很整洁。

夫妻俩把苏颜让进屋,给拿了板凳,还用手抹了抹上面不存在的灰尘,才让苏颜坐下,又给她倒了水,拿了炒花生、炒瓜子待客。

苏颜说:“叔叔婶婶快坐下吧。”

聊天的时候不可避免要说到杨父的腿,原来他是在前线受伤,负伤复员。

本来像他这种普通兵复员不会给安排工作,可是杨父伤残复员,干不了重活,镇上给安排到煤站当登记员,负责入库出库登记。

苏颜觉得煤站的工作不错,比工厂好,以后工厂会陆续倒闭,有一拨下岗潮,煤站至少不会倒闭。

她不禁感慨,赵振都已经是师长,这么多年还能惦记一个残疾的普通士兵。

杨母没有工作,就在家务农。

不过她家人口少,家庭负担也不算重,两个人挣钱,除了房子差点,日子过得下去。

“立秋在厂里要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就说她管教她。”杨母说。

苏颜感觉自己好像是老师来家访的,她笑着说:“立秋在厂里表现一直都挺好,再过段时间设计培训班就开业了,她会画画,好好努力说不定能当个好的设计师。”

“要不是你,立秋还没培训机会呢。”杨父感激地说。

苏颜说:“你们不用跟我客气,是立秋自己表现好。立秋,服装设计师有创造性的工作,你还是得自己努力。”

杨立秋点点头:“我会努力的。”

聊了一会儿,杨母说:“我锅里炖着菜呢,我再去炒俩菜,咱们一会儿就吃饭。”

刚进院子的时候,苏颜就闻到了饭菜香味儿。她推拒了半天,说孩子对象都在家,一家子这才让她走,还给她带上准备好的花生跟黄豆。

杨母特别淳朴,说:“都是咱家种的,带回去吃吧,等有空带来孩子来家吃饭。”

苏颜没有一直推拒,把东西带上,跟一家人告别,骑车回家。

现在她算是有两个手下,秦霞打版水平可以,杨立秋的水平还得看培训效果。

现在红星厂服装款式不多,她们三个可以维持,不过苏颜还是要招有设计水平的设计师。

不着急,可以让公司人事慢慢找合适人选。

回到家,前前、朵朵跟得得三个小家伙已经在门口等,苏颜一开门,立刻就往院子里跑。

苏颜跟他们说过傍晚要晚点回来,她把车停好,正要去开房门,听朵朵唱了一句“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苏颜:?

悠扬的旋律让苏颜差点跟唱。

她没做声,把房门打开让三个小家伙进去,自己去厨房做饭。

晚饭是肉饼跟玉米粥,面团跟肉馅都留一份,等顾野晚上回来给他现做馅饼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