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反应(第2/4页)

杨凌南陈述起今日早朝:“前有钦差之事,这次又支持我赴西北。我总觉他是在针对我和永宁侯府。”

“刑部尚书进奎文出生在南延晋华县,父亲是个举人。只他亲缘薄,不满一岁,父亲就病逝了。好在家底子厚,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倒也不难过。他是昌平元年恩科传胪,不似旁的进士一心往翰林院钻,他未参加庶吉士选馆,直接求了外放。

这一放就是二十年。二十年他从一小小知县一步一步爬上署钏布政使,回京便领了刑部侍郎的职。昌平二十二年,原刑部尚书费還告老,他顺理成章地顶上。

此人行事极为低调,在朝堂上也极少主动提议,但没人敢小瞧他。凌南,你知道为什么吗?”

“署钏金银矿。”杨凌南敛目,他杨家一直镇守在极北之地,与一南方人能有什么过节?可要说没有过节,那进奎文近日为何总盯着他?

老太君又喝了一口参汤,伸手摸了摸大睁两眼听得专心的曾孙:“确实是因署钏金银矿。大景几代帝王都极勤政,虽建国不到六十年,但百姓日子是一年一个样儿。可看似太平,其实又没那么太平。

曾经署钏一代盗矿猖獗,但现在呢?全规规矩矩了。这是进奎文的功劳。而进奎文之所以能进刑部,就是因他扫清了署钏一带的私矿。”

“这个孙儿知道…”

“你不知道。”老太君沉目:“进奎文杀了上万盗矿贼,扫清了署钏私矿,但收缴上交国库的金银并不多。”这个人藏得很深,“你祖父在西冲山那剿过匪,从两个土匪寨里抄出来的金银,都比他上交的多。”

杨凌南锁眉:“祖父剿匪时,进奎文还没入朝堂…不对啊,您怎么知道进奎文上交了多少金银入国库?”

“你爹说的。”老太君叹气:“这不是有几年家里穷吗?你爹上回归京,私下里骂骂咧咧,说真想领兵去署钏找找还有没有盗矿的主。你祖父当年上交多少,我很清楚,账都是我给理的。前后一对比,不就品出不对了。”

贪了。可杨凌南还是想不通:“他难道是怕爹穷极生恶,才针对我的?”

“他要那么多金银做什么?”杨宁非眨了眨眼睛:“刑部尚书家…还在西城。”六部尚书,就他家不住东城。清贵如蒙老爷爷,都在汪香胡同安的家。

小儿还真问到点上了。老太君看向大孙子:“你说他贪了,但进奎文家在西城,进出也简朴,贪了又不花用…怪!你说他没贪…挺像那么个样儿,可外放近二十年,做了四年署钏布政使。

能拿的不能拿的,一点没拿,又未免太干净了,干净到…假。”这也是她为何会觉进奎文藏得深的缘故。

杨宁非扒着自个的小肉脸:“您说得我都想见见这个进奎文尚书了。”楚小叔说祖父和二叔不会有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会有事?

自楚小叔走了,他就没再梦到祖父被火烧。这是不是意味着楚小叔会救了他们?

脑袋一耷拉,杨宁非想去辽边,可是…两腿叉开,屁股一沉,他还是蹲会马步吧,目前就这个最实在最能定他的心。

老太君瞧曾孙那样,不由露了笑:“好了,我也缓过神了。咱们等着,南边一直没动静。现在西北有消息了,南边应也快了。你爹和瑜西若真的…那信也就在这一两个月。晓晓…”

“祖母安心,我已经吩咐下去了。先帝驾崩尚未过百日,家里也不见鲜亮。”费晓晓眼睛还红着,又舀了一口参汤喂老太君:“等会就挂白帆。”虽然晦气,但消息传回来了,总不能不挂吧?

“好。”老太君叹气:“希望…一切如咱们所愿。”

碎花胡同暖熙院里,谢家母女又聚到了一块。谢紫灵现在是完全信了独眼老僧之言了。永宁侯父子竟战死,新科状元楚修撰折笔投戎了。长姐被赐婚给雍王那日,她都没这般震惊。

“再等几日。”邹氏手捂着心头:“皇上还未任命新的北伐军主帅。”若楚陌能一举夺得,那有些事就得安排起来了。

“母亲,女儿不想与人为妾。”就算那人是“文王”转世,后院里她也不愿低人一头。

邹氏敛目:“不会的。你忘了高僧说的,文王转世,吉星高照,天乙随之。楚府那位该是有喜了。”不然哪来的天乙?

“您是要…”谢紫灵心一紧,盯着她娘。邹氏眼睫微颤:“咱们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口走。能活下来是幸,不能活也只能认命。”

“这能得手吗?要是被发现,不会结亲不成结成仇吧?”最近她有意在丫鬟面前提了几回楚修撰。那几个丫头脸都泛红,直说楚修撰娘子是积了几辈子的福才得此郎君。

谢紫灵早闻赵家清晴亦恋慕那人。赵清晴眼都长头顶上了,竟不在意楚修撰寒门出身,由此可晓楚修撰模样是真的出众。再加“文王”,她…脸上泛热,红粉爬上了两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