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工具和新的灾难
村里做锅的人还是有的, 上年纪的人就觉得在外面买的锅不好,还是这里倒的锅好,还厚实, 用上一辈子也不会坏。
以后都买不到锅了, 再想找铝制品也难,趁着这时候赶快做几个,将来也不用愁。
倒锅的人也不是只埋头干活, 也会和村里人说话,他们村是他们这段时间第六个村子,等到他们村这一次做完, 他们今年就不干了, 等明年看看情况再说明年还干不干。
“那你们这一直在外面跑,不害怕呀,这一路上荒无人烟的,你们还就两个人。”
“怕呀, 那这不是趁着现在还能出来, 多少挣点粮食,不然冬天一家老小吃什么喝什么。”
“你家种的粮食不够吃吗?”按理说,家里的粮食足够吃的,家里人稍微少一点,还有多余的可以用来交换其他东西。
“家里人多, 三个孩子呢, 都正是能吃的时候。”说的时候, 男人略显忧愁。
家里有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的人颇为认同的点点头,能吃的孩子比大人吃的还多,一个人能顶一个半人。
听说他们明年可能不会继续干这个,唐清那个大胆的想法更大胆了, 在没多少人围观的时候,唐清走上前,问:“你家的这些工具卖吗?就坩锅这些工具。”
“啊?”男人疑惑的反问,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干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听到有人要买他干活工具的。
确定唐清真是想买这一大堆工具之后,男人沉默了一会儿,直到身边的儿子提醒他,才反应过来,“能换多少粮食?”
倒锅的工具是他爸传给他的,他们家也算是几代传下来的老手艺,不过他爸那会儿,倒锅这个行业还特别好,每次去村里,都会有一大群人等着倒锅。
而到他的时候,是一年不如一年,到后来,半天都碰不到一个倒锅的。
外面卖的锅又便宜又好,相对比之下,倒锅越来越没有优势,只有口口相传的质量还能作为卖点。
家里人老早就说让他别再干倒锅了,也挣不了几个钱,他就在家附近找个工作,没事的时候才会带着工具继续干倒锅。
现在大家都没有工作,倒锅好歹是门手艺,他们就想试试看,能不能赚点粮食,事实证明,难,现在家里有废旧铝制品的人太少了,以后还会更少。
虽然想一直守着家里的手艺,可是现在家里确实困难,如果错过了这一次,下次还不知道能不能挣到粮食,所以一直特别宝贝自己这套工具的男人还是想问问什么价格再说。
“价格上……五十斤大米怎么样,要是你愿意把这个手艺教会我,价格上还能再涨一些。”
她站在这看半天了,工艺她倒是看了个七七八八,这种倒锅所有的程序都是直接在所有人的观看下进行的,看起来好像不难的样子。
不过她还没有真正上手过,里面还有没有其他的诀窍,她也不太确定,所以就想让这人把她教会了再说。
“五十斤?”男人有些诧异。
“其实已经不算少了,如果教会我,还能再加二十斤。”
男人禁闭嘴唇,他不是觉得少,而是觉得很多了,他在这里倒锅,一个锅也不过是两斤的粮食。
五十斤看起来好像他倒二十五个锅就能挣到,可是这么多天下来,他连十个锅都没倒够,二十五个,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倒够。
再加上教会之后的二十斤,一共七十斤粮食,够家里三个孩子吃上一个月的了。
这样家里的情况会好很多,家里种的粮食也能再多长几天,多结点粮食,而且对于他来说,以后真想继续干,他还能自己再凑上一套工具。
这么一想,男人直接开口答应,生怕答应的晚了,唐清反悔。
反悔是不可能反悔的,唐清觉得这套工具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她之前想要做大的电磁感应探头,但是这个形状,根本没有现成的成品可以让她用。
而电磁感应探头对于探头整体的规格要求,以及相连探头的整体误差值也要特别小才行。
看来看去,这个简直就是制作探头的最好方法,只要操作得当,误差值也不会太大。
在后来跟男人和他儿子的谈话中,她知道这个倒锅其实有一个正经的学术说法,就是翻砂铸模,属于机械范畴的。
“那这个只能做这么大的吗?”其实这个大小,还是有点不太合适,唐清想做的再大一些。
“如果控制的可以,也能做的再大一些,不过太大的,容易出意外,这样大小的更方便掌握。”
唐清点点头,能再大点就行,出了意外就重新来嘛,本来光能防护罩想做出来就难,这不过是道路上的一点小挫折。
倒锅这门手艺,秘诀也没有那么多,更多的是日积月累的经验,老手艺人能一边成型,而且形状特别好,模具特别光滑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