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鸡犬也想升一升天。(第4/6页)

打眼一看,在一排木柞的店铺之间,这门面尤其精美,很符合她心中所想。她下了车满意地看了一圈,让何嵩不能亏待了工匠,又吩咐些琐碎事宜,日头渐渐高起来,就准备返回公府,陪太夫人和王妃吃午饭。

刚要登车,忽然听见有人唤了声“弟妹”,回头望,竟是楚国公的夫人邓氏。那张牡丹一般富态的脸上堆满了笑,站在车前招了招手,“今日真是凑巧,难得出一回门,不想在这里遇见弟妹了。”

云畔忙过去和她互道万福,向前面的花红铺子望了一眼,“阿嫂过来买胭脂的么?”

邓氏点了点头,“在家怪闷得慌的,不是做针线就是和孩子玩闹,偶而也想出来逛逛。”

云畔笑着说:“阿嫂得闲上我那里来吃茶吧,我家里还有几盒自己做的胭脂和玫瑰口脂,回头我让人送到你府上,阿嫂试试可不可用。”

邓氏连连说好,“那就承弟妹的情了,我常听人说你手巧来着,会做乾坤核桃,还会自己做胭脂。”一面说,一面望了望那排正修缮的房舍,“我听花红铺子的老板说,对面的铺子是你盘下来的?难不成你打算自己做买卖?”

云畔赧然说:“我就是闹着玩儿,预备开个手作铺子,让闺阁中无聊的贵妇贵女们有地方吃茶消遣。”

邓氏讶然,上下审视了她一番,“竟没想到,弟妹还有这等胸怀呢,打算和金翟筵一争高下?”

这话便透出她的不善来了,云畔并不是听不出来,只是含笑敷衍着:“金翟筵彰显身份,人人以赴筵为荣,我这个铺子只是让人聚首,消闲做手作的地方,哪里能和金翟筵相提并论。”

邓氏哦了声,掩嘴道:“我就说呢,要是让郡主知道了,岂不惹她生气。”

金翟筵起筵的庆元郡主是老汉王的女儿,也就是官家堂姐,置办金翟筵已经有三十年光景了,原本没什么牵扯的两桩事,被邓氏这么一说,竟好像要夺人权柄似的。

云畔自然要堵住这个窟窿,和声道:“多谢阿嫂提点我,明日我就登门拜访郡主,也同她说说我这小铺子的事。”

邓氏笑了笑,“应当的,礼多人不怪嘛。”顿了顿又问,“你和忌浮成婚,快满一个月了吧?”

云畔说才半个月。

她又哦了声,低低道:“家里头太夫人和王妃待你一定很好,要不然这会儿,应当操心起忌浮纳妾的事了。”说着觑了她一眼,笑道,“咱们做李家媳的,大抵都是这样,不论你新婚几日,赶在婆母发话之前操持起丈夫的纳妾事宜,才是你的贤惠。我这人是个实心眼,看着你也实在喜欢,和你交个底,你可别嫌我多嘴。”

云畔听了心里虽不舒服,但面子功夫做得很好,忙说哪儿能呢,“阿嫂是拿我当自己人,这才说了心里话,我要是怪阿嫂,岂不是我不知好歹了。”

邓氏轻牵了下唇角,“这就好,咱们到底都是外人,我给你提个醒儿,也免于你走弯路。”说罢复又一笑,“时候不早了,你且忙着吧,我该回去了。”

云畔向她微欠了下身子,“阿嫂好走。”

邓氏点了点头,由女使搀扶着登上了马车。

目送马车走远,姚嬷嬷直蹙眉,“这位公爵夫人怪好笑的,她当初新婚半月,就张罗着给楚国公纳妾来着?”

云畔笑了笑,“存心恶心我罢了,不必放在心上。”

可是说不放在心上,这件事却在心里颠来倒去斟酌了好久,果真如她说的,要当个贤妇,就得主动替丈夫纳妾吗?如今这世道,好像确实没有不纳妾的男人……

叹了口气,她说:“回去吧。”

到了家又得扮出一张笑脸来,帮着王妃挑选惠存出阁的用度,和太夫人说说外面的见闻,再回禀一下铺子修葺的进度。

提起今天偶遇楚国公夫人的事,也说起要不要向庆元郡主打一声招呼,太夫人道:“她的金翟筵一年才办一回,敢情除了她那个筵席,平时贵女贵妇们就不必碰头了?再说她这会儿在中京避暑呢,你要上她府里去,人都见不着,去了也是白跑一趟。那个邓氏的话,你不必理会,她这人毫无肚才可言,比起陈国公夫人,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云畔应了声是,至于纳妾不纳妾的话,自然只字不提。吃过了饭回来,心里还在纠结着,中晌歇午觉也歇不好,只管做梦,梦见有人领了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来,说这女孩儿是落难的官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求名分,只求有口饭吃——

结果那李臣简,居然还笑纳了!

***

那厢入了夜的息州,歌舞升平自然少不了。

判息州军府事作为常驻的地方官,对团练使的公干要尽一份意思,又因得知上峰娶了亲,吵嚷着一定要宴请团练,以表恭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