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们很熟?(第2/6页)

要是实在不行让二女儿的大儿子来这也可以,他们这里不能说有多出息,但好歹吃喝不愁,能把日子过下去。

想到这里,他立刻发了电报过去。

如果这些事情被江翘知道了,她又会瞠目结舌,因为上辈子并没有这些事发生。

在她的认知里,二姑姑是风光,但也就风光了这些年,她很快就要进农场改造,然后没几年就死在农场了。

她那个已经上了大学却又停课的大儿子也没有到他们这里来当知青,而是在海城当一个工人,但是因为父母的情况一直被排挤,还有批dou,有一次也不知道怎么的,瞎了一只眼,下场好不到哪里去。

大姑姑那边,这个表妹她是愤怒之下把自己的名字报上去的,被分去了东北那边,她一个小姑娘之前哪吃过这种苦,生了一场大病后就没了。

涧城到他们这里没有直达火车,要在中途中转,具体时间不知道,但他们这里有知情要来,大队长肯定是知道的,因为上面安排到的话会通知大队长去接人。

江元同让江景翔和江景瑜一起去接他们表妹,“你们表妹今年十五岁,刚初中毕业,之前也没怎么吃过苦,一路过来也辛苦了,你们去接一接她。”

至于房间也好办,她就不去住知青大院了,在他们家就能住得下。

他们家现在是江元同张流云一个房间,江明智叶红秀一个房间,江景瑜单独住,江景腾江景翔一个房间。

除了这些房间,另外还有一个堆放杂物的杂物间,现在里面堆了很多做木工用的工具,以及用不上的木材。

现在就把那个工具室的房间腾了出来,本来江元同说是表姐妹一起住,也够宽敞,但是江景瑜直接表示了,“我去住工具间,这间房给表妹住。”

她有那么多的秘密,要是连自己单独房间都不行,那她在家里就一点隐私空间都没有,不能进游戏了。

她估算自己快十级了,很快她的游戏又有新变化,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样,跟人合住,太不方便了。

顾虑到她需要工作,所以就把那工具间收拾了出来给外孙女住,这两间房也是差不多的,只是朝向没那么好。

那些工具就找其他空着的地方堆,这些一清出来,房间空荡荡的,只有一张旧的木架床。

江明智:“床还结实,可以继续用,柜子箱子我给她打一个就好了。”

自己家就是做家具的,缺什么自己做起来也快。

顾向恒在知道他们两个有表妹要来这边下乡,想要和他一起去接人,多看了他们一眼,这是巧合,这也太巧了?

他更相信是走了关系。

在这点许多地方还是比较宽松的,有的选择可以随他们选,这样有目标的话,走走关系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

看样子这个叫郑乐英的知青来这里投奔她的外祖家,不会像其他知青那样不适应了。

对这些知青的到来,顾向恒是欢迎的。

因为代表着新鲜血液,而且这些知青要是用的好了也好用,比如他想改进一下大家一些不好的坏习惯,需要外力的推动,还有想让大家知道更多别的地方的生活,开阔眼界,眼界广了,心胸也会跟着更广大。

比如他近段时间就有在构思村里的扫盲。

1950年,召开全国农农教育会议,确定扫盲,在五十年代,村里搞过不少,但是成效不是很让人满意。

小孩子学习都不定性,难道大人就会喜欢学习了?

更别说大家下地辛苦一天,本来就身心疲惫,对学习更是不感兴趣,所以扫盲活动一度停滞。

顾向恒现在想要重新做起来。

不说学富五车,能认出常用字,会签名,就很好了。

要是有人顺带着被激起了好学之心,就更好了。

而且扫盲了,学普通话也更顺理成章,不会有外地人来了,就无法交流。

有些知青觉得自己受到了排挤针对,这是误会,他们这里真没有这样的事,换成本地村民也是一样的,语言不通,而且很多年纪大了,更不会一门新的语言,双方都听不懂,这怎么跟知青交流?只有这些知情学会了本地话,才能跟大部分村民无碍沟通。

要是知青当老师,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自带的谈资就能吸引大家的注意。

因为要接人,不知道他们带了多少行李,顾向恒驾驶牛车过去,江景瑜江景腾搭了顺风车。

三人一起坐着牛车,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顾向恒跟江景瑜取起了经,说起了扫盲的计划。

这是好事,江景瑜是支持的。

顾向恒问江景瑜:“有没有兴趣当扫盲老师,有空过去讲一节课,你可以讲你连载的那些连环画上面的故事,也可以讲其他故事,我希望能够趁机教会大家用更多的字,知道更多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