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长城策略(第2/3页)
作为吴三桂的老爹,吴襄已经很多年没有带兵了,即便当年带兵之时,他也没有多少能拿得出的胜利,此番击退建虏,是他一生之中少有的胜利,加上又得知其子吴三桂在龙王庙一代袭击建虏的运粮大队,焚烧粮草,立下了大功,心中就更是得意。
朱慈烺看出他的得意,心中反倒是欣慰,吴襄没有多少城府,对“束缚”吴三桂大有好处。
下午,驻守玉田的阎应元带兵返回。
此次抗虏中,阎应元成功守卫,击退建虏大军对玉田的围攻,是蓟东首功,战后论功,朝廷擢其他为游击,等于是直升两级。
当远望官道上尘烟大起,旌旗飘扬,一支雄壮的队伍在视野里出现时,朱慈烺心中颇有感慨:我族英雄果然没有令人失望,玉田之战虽然并非此次抗虏的决定性战役,但却是整个战役的分水岭。当建虏围攻玉田不下,粮草困难,不得不绕道马兰峪之时,战役的主动权就已经落到了大明的手中,虽然其后多铎使出奇招,从宣府入塞,挽回了一点面子,不过却已经改变不了其伐木砍枝,抢掠大明钱粮的战略目的失败的结果。
所以,阎应元功大也。
太子亲自出营,阎应元带着麾下将官,远远就下马步行。
和太子一起迎接的,还有兵部侍郎张凤翔,远远望见阎应元的雄姿,张凤翔轻声道:“果然是虎将啊。”
对于玉田之战,兵部从上到下,都给予高评价,
朱慈烺赐酒,张凤翔宣布诏令,阎应元官升两级,赏银五十两,麾下的将官各有封赏。
虽然是大胜,虽然官升两级,但阎应元脸色平静如水,毫无升官的喜悦,也没有见到太子的惶恐。
朱慈烺心中叹,胸有惊雷而面沉如水,这才是天生的大将之才啊。
宣谕之后,朱慈烺特准阎应元和自己骑马并行入城,一路,他小声询问玉田城的情况,虽然阎应元已经在军报里说的详细清楚,玉田知县张棨也有报告,但有些东西是写不到纸面上的,朱慈烺想要知道玉田城一些不被人所注意的细节。比如,玉田城中房屋的拥挤情况,是否有瘟疫迹象,现在建虏散去,百姓们回乡复耕的情绪如何?最关键的是,如果明年建虏再来,玉田城还能再坚持一次吗?
傍晚,朱慈烺在京营大营摆酒,犒赏今日归营的将士,其间,朱慈烺亲自向诸将敬酒。
庆功宴结束,阎应元返回住家,当在院门前下马时,他挥退亲兵,独自推开院门,望见堂屋里的烛光,他眼眶一下就湿了,反身合上门,轻步来到台阶前,解下腰间的长刀,放在地上,双膝跪地,深深一拜:“娘,孩儿回来了。”
……
初五日,朱慈烺又迎回了一批京营的胜利之师,这一次是兵部侍郎吴牲率领的密云守军。
一别三十天,吴甡满脸风霜,额头上的皱眉凭空增添了很多,但精神却非常好,一身大红的官袍,目光炯炯,健步如飞,见到太子时,深鞠参见。不等他拜下去,朱慈烺就急忙上前双手将他搀扶起来,深深道:“先生,辛苦了。”
抗虏能取得胜利,吴牲居功至伟,若没有他深自谋划,并到密云前线亲自指挥,严厉督促各军,朱慈烺就无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宣化之战,因为有吴牲在,所以朱慈烺完全不必忧心密云长城,一心应对宣化的建虏即可,此时朝中重臣,也只有吴牲能令他这么放心。
朱慈烺亲自赐酒,然后和吴牲进宫面圣。
内阁四臣周延儒,陈演,谢升,蒋德璟,兵部冯元飙,侍郎张凤翔,左都御史李邦华,太仆寺王家彦都到了,吴甡面圣,不止是接受崇祯帝的封赏和慰劳,更是要和诸位重臣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蓟州之东的长城,要如何防守?
大明规制,年三十封印,初四开印。
印,既是官印。
封印之后,各部彻底放假,衙门封闭,期间不会有圣旨,也不有内阁和六部的命令,各部按部就班即可,今日初五,各部开印,衙门开始有人上班,当然了,正式全轴转动,还等到正月十六之后。
而一个比较急切的问题立刻就摆在了各位重臣的面前。
建虏已经退去,那么原先到山海关,抚宁,玉田等地避难的百姓,要尽快的回乡,一来各城的承载能力和粮米已经到了极限,继续下去,会有发生粮食危急和瘟疫的可能;二来过年之后就是春耕,对华夏王朝来说,一年之中,再没有比春耕更重要的事情了,没有春耕,就没有来年,王朝的稳定就会受到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现阶段的这种困难时期。
对于遣送百姓回乡准备春耕,朝廷上下意见一致,但对蓟州之东长城的防守,上下意见却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