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6页)

“其他人还好吗?”今天才从外星球赶过来的老教授眼眶微红,询问道:“我有几个学生在上边,他们还好吗?”

当年所有涉及项目的研究人员都过来了,研究中心内站齐了人,双方人员都在时间流逝中留下了不同程度痕迹。

“救援组的医生在给他们进行身体检查,检查跃迁身体负荷以及细菌检测,需要时间才能结束检查。”

相较十年前出发时的清爽,面孔已经带上沧桑的B2145船长坐在营养仓内,他的身边空无一人,却仍然郑重地说道:“不负所托,B2145全员安全,已成功返航。”

最幸运的是,除了当初跃迁时部分机组人员受伤,其余所有研究员安全无恙,甚至身体各项指标都非常正常,完全不像是在太空中飘荡十几年的状态。在持续飞行几天后,救援组的飞船在保密的情况下深夜着陆首都星军方机场。

首都星的救援人员以及研究所的人员都到了,只是为了安全起见,这一次的返航没有通知机组人员的家属。临近年关,当年的失联者的亲属都分散在星盟各地,在没有确切消息之前,为了不让亲属获得希望又再度失望,这一场救援都是秘密进行。

直到现在,救援组到达首都星,在场所有人心中那块大石终于放下。

郁臻把编辑很久的消息发了出去,跟着研究中心的人走到接机的地方,上方陆陆续续下来很多人,不同研究所的人都来了。本来程奶奶也想过来,当年失事人员中也有她的学生,但她这些年的身体状况较差,出于对她身体的考虑,郁臻没让她过来……

他的光脑里存着几张照片,有的是程奶奶的学生,还有两张上边是两个年轻的研究员。两个研究员隶属于首都星第一考古研究所,年纪轻轻成为首席研究员,看起来三十岁出头,光看照片,都能看到两人身上那种温和沉静的气质,看起来是很温柔的人。

“陈老师,机场入口改了,现在得这边走。”

“要先登记,登记完才能离开。”

“陈老师,您还得找刘工拿住址。”

还未走近,郁臻就听到了考古研究所那一群人中,有个与照片上相似的女性在人群里出来,她步履匆匆拉着一个小型的行李箱,正在年轻引导员的指引下往出口的位置走。

“郁总是来找人的吗?”有个研究员走过来。

郁臻认识他,是负责飞船机组人员亲属联系的刘工程师,上次为了确定失联者名单,他曾与刘工有过交流。这位研究员一直在研究中心工作,这次确定全员平安后,他才会去联系当年的亲属。

刘工程师走过来注意到郁臻的目光,见状解释道:“那是陈山雪老师,她当年跟丈夫一起出秘密任务,走到的时候孩子才几岁大,家里就一个机器人照顾。当年出事后不久,陈老师的丈夫也就是宿知行老师的朋友来接的孩子,我对陈老师的家庭记得比较清楚,尤其是那孩子,身体不好却特别懂事。”

郁臻微微一怔,听着研究员往下讲。

“救援组当时把飞船人接过来,宿老师跟陈老师就一直在问他们孩子的情况,尤其是得知星盟这边都过去十来年时间了,两位老师当时就哭了,最后还是机组人员联系我。”刘工继续道:“我去查了相关消息,两位老师的孩子这些年一直一个人生活,给两位老师报平安后,那两位老师的情绪才平复。”

刘工回忆起来,还记得当时闹哄哄的亲属人群中。

那个孩子就坐在角落里,他身体不好,穿的也比其他人多,看起来年纪很小,瘦瘦弱弱,只是一双眼睛特别地亮。

每逢有研究人员走过,他的眼睛就盯着那个人看,不哭不闹,似乎在等其他人给他消息,有工作人员过去询问他的时候,他也只会干巴巴地问爸爸妈妈在哪。

幼小的孩子哪会记得那么清楚,可那孩子就特别倔,一直坐着等。后来好多人都去休息了,他还在那个角落里坐着,身边就一个照顾他的机器人,直到一个自称孩子父亲朋友的人来接他,孩子才走了。

当时失事后救援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刘工每次跟失联者亲属打招呼的时候,总能看到那个小孩,直到后来听说孩子生病住院了才没再见到。

“郁总是来找程教授的学生吧?”刘工问。

郁臻道:“嗯,但他们还得回研究所,我就来看看。”

刘工说了两句,又赶着去忙别的事。郁臻看着那位女性,后者在研究员的指引下找到了路,也有机场的智能机器人引路,似乎是决定回去。

陈山雪以为只是过了五年,可回到首都星才知道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军方机场的出口改了,首都星的主城区道路规划也变了。

因为工作,丈夫需要先到研究所交接才能回去,她太想见到孩子了,只想提前回去。可陌生变化让她一时间无所适从,只能静下心跟年轻研究员询问,原先她还想去预约悬浮车回去,一询问才知道外边有研究中心给他们预约的悬浮车,方便他们第一时间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