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抻面和烧羊肉宽汤(第4/5页)

这么想着,她从大栅栏街道往前走,刚要拐进胡同的时候,就见前面槐树旁边,倚靠着一个人,正是苏映红。

腊月里的风很大,胡同口的老槐树叶子已经掉光了,遒劲的树枝在灰瓦翘檐间往天空伸展,在清透冷蓝的天空中投射出一副苍迈的画作。

苏映红穿着旧色红棉袄,短发用发卡别起来,抿着略有些干涩的唇,身子靠在遒劲的槐树干上。

顾舜华看了她一眼,便走过去细看她的脸。

同仁堂的膏药就是好,才一夜功夫,已经消肿了,只留下浅淡的痕迹,不仔细看,看不出来被打过。

苏映红有些不好意思,别扭地道:“行了,别看了,已经好了!”

顾舜华笑了:“那就行,昨天看着你就像一头过年上供的猪头,还挺喜庆的。”

她这话可不好听,不过苏映红也没在意,低声嘀咕说:“我的事,你没和我家里说吧?”

顾舜华:“你家里人,我都不带搭理的,说什么说!”

苏映红这才松口气,之后说:“其实我也没怎么招惹她们,她们以为我傍上了一个小流氓,可我根本不想搭理那个小流氓,都是他非要招惹我,我是躲着的。”

顾舜华挑挑眉:“常在河边走,能不湿鞋吗?你既然当了别人嘴里说的圈子,就得有那个心理准备。”

苏映红听这话,瞪了顾舜华一眼:“我当了圈子,一辈子就该是圈子?”

顾舜华:“那我哪知道,是不是圈子不是我说的,也不是你说的,是别人说的,你和我倔这个没用啊。”

你活在胡同里,周围都是眼睛都是嘴,架不住别人说啊。

就算自己觉得自己能耐,不在乎名声,可这年头,找工作结婚成家立业,名声就是顶顶要紧,舌头根底下压死人,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苏映红听这话,愣了愣,突然眼圈就红了:“对,我是圈子,我是女流氓,我被大家伙看不起我活该,我怎么就这么贱!”

说完,突然转身就往前走。

顾舜华连忙拉住她:“哎哎哎你往哪里去?”

苏映红凶巴巴的:“你管我!”

顾舜华:“瞧你这小样儿,万一你跑天桥跳下来,你妈知道我和你说过话,还不要我命?”

苏映红听这个,简直气得眼睛冒火了。

顾舜华便笑了:“我这里还有一点粮票,正好饿了,咱过去胡同里要碗抻面吃,你陪我。”

苏映红:“我不饿!”

顾舜华:“我饿啊!”

因为头一天在玉花台上班,她太忙,顾不上吃饭,就随便嘴里塞了一点酥烧饼,现在其实还没太饱。

苏映红瞥了顾舜华一眼,没吭声。

顾舜华便领着她过去了门框胡同,门框胡同在大栅栏的老字号中并不显眼,老门老户,房屋也是灰头土脸的,不过这胡同以前可是北平城最繁华的小吃街,豌豆黄宛、油酥火烧刘、褡裢火烧等,这些全都聚集在门框胡同,有一句话说“东四西单鼓楼前,王府井前门大栅栏,还有那小小门框胡同一线天”,所谓的一线天就是说这里。

不过解放后,老字号被实行了公私合营政策,收归国有,物资又实行配给制,这些老字号也逐渐拔锅灭灶了,只有一些很小的小门脸还在。

顾舜华熟门熟路,领着苏映红过去了一间不大的门帘,上面挂着一块灰不溜丢的棉帘子。

掀开进去,便觉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这里是卖抻面的,只有两张桌子,就图卖个熟客。

顾舜华进去后,老板倒是还记得她,脸熟,示意她坐下,问她要什么,顾舜华便要两碗抻面条,再配上一点烧羊肉宽汤,这么喝的天,正好喝个鼻尖冒汗。

老板:“行,再给你弄点炸酱吧,西鼎和的酱。”

顾舜华一听,更觉得馋了:“加点小金钩,还有爆香的葱蒜。”

小金钩就是鹰爪虾,鹰爪虾色泽金黄,形状像一把钩子,才得了这么一个名,这虾适合做炸酱,比肉末炸酱要素净入味。

老板笑着说:“那当然了!”

这边老板便去抻面了,门面小,坐在桌旁可以看到后厨老板抻面,利索地提溜起来揉成长条的面,拧成长条甩着溜面,溜上三四次蘸点碱水再溜。

苏映红微侧着头,看着那在空中甩动的细长抻面。

顾舜华:“你小时候,我们还一起吃过,你记得吗?”

苏映红默了默,眼中变黯了:“不记得了,以前很多事,我都忘差不多了。”

顾舜华:“你到底怎么和那些人混一起的,和姐说说?”

苏映红咬了咬唇,眼里便慢慢蓄着泪,却还是不吭声。

顾舜华倒是也不急。

其实这些事,她大约猜到了。

自己下乡那会儿,这里已经乱糟糟的了,大人都忙着单位的事,整天介都是口号,哪顾得上孩子,自己这一批下乡了,那些后面没下乡的,滞留在首都不上学的话,也没人管,一天到晚瞎胡混,不一定就和什么人混一起,自然就学歪了。所谓的圈子这个词儿,其实也就是这时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