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能源A计划(17)(第2/2页)

说到这,华伯涛无奈的摊了摊手。

“而且在生物学中,进化是不确定的,再伟大的科学家也无法拍着胸脯打包票说,某个动物的下一个进化形态,是这个那个。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你们和那个怪物的交战中,分析它的形态,寻找它的弱点。”

“没关系。”杨开点了点头:“华教授,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谢谢你体谅我。”华伯涛唏嘘道。

他现在只觉得浑身都使不上力,而且产生了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

更为关键的是,一向自信的华伯涛,因为工藤智久的缘故,开始不自信起来。

看到华伯涛又恢复了闭目养神的状态,杨开也不便打扰,当下走到积水边,往水面上丢下一个小纸片,抬起手表,开始计算起水流的速度来。

只有计算出了水流的速度,当怪物出现时,他才能确定什么时候倒燃油才是最佳时机。

计算完流速后,杨开冲着几个老兵招了招手,众人立马面色一肃,端着各自的武器,走到自己的岗位去了。

一时间,隧道里的气氛剑拔弩张。

因为从华伯涛的言语中,感受到了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所以每个人都表现的格外认真。此刻的石头,已经将张鹤生暂时交给了刘雨薇照看,自己走向行李箱,小心翼翼的取出了火箭筒的零件,开始有条不絮的组装起来。

他先将火箭筒平放在地上,然后打开搭扣,将一枚黑黝黝的火箭弹从筒身塞了进去,再关闭搭扣,用以固定住火箭弹。

随后,石头将这个沉甸甸的大家伙扛在肩膀上,调试了一下发射时的姿势。

反坦克火箭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已经广泛装备于步兵,因为这种武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而且可以轻易击穿普通装甲车的钢板,杀伤车内的驾驶员,所以颇受军队青睐,被誉为‘步兵反坦克的杀手锏’。石头所在的教导队,是国民政府最精锐的陆军之一,而且队里有外籍教官参与训练,所以对于火箭筒并不算陌生,再加上当初陈老实的一番演示,此刻的石头自然是手到拈来。

陈老实很喜欢走私苏联红军的武器,这柄火箭筒也不例外。

他能将火箭筒赠送给小组,显然是对它的杀伤力很是自信,况且,苏联这个重工业大国,所生产出来的东西从未让人失望过。而这种被称为‘红色利剑’的反坦克武器,更是为德国的虎式坦克量身定做的。

粗犷的外观,大大的肚子,再加上胳膊粗细的火箭弹弹头,这一切无不证明,这把‘红色利剑’会在关键时刻,让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杨开则从腰上拔出一个弹夹,褪掉里面的子弹,然后将用于点着燃油的曳光弹一个个的用拇指压了进去。

曳光弹只有六发,但杨开感觉差不多应该够了。

看着老兵们一个个屏住呼吸的样子,杨开笑着提醒大家待会出现情况的时候,不要使用手榴弹,因为小组携带的手榴弹都是破片手榴弹,是用于冲锋的。爆炸时不但冲击波大,还会产生许多碎片,隧道环境狭窄,很容易因此发生坍塌,四处乱飞的破片,更会伤到自己人。不过闪光弹倒是可以使用,隧道里太黑,看不清楚的情况下可以用来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