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四面皆楚歌 第66章 案上再摞案
在古玩这一行,有两种人很容易赢得别人尊敬,一种是有辨识真伪的火眼精睛,像在南宫比较出名的白毛,古籍一捻一嗅便大概知道真伪;还有一位绰号秃头的,对于古钱币是颇有心得,到手的货一掂一蹭便知道出处年代,在外行看来这有点神乎其技,不过细细一想也可以理解,浸淫此行年深日久,所见颇多之后自然是信手拈来了,南宫市场里像这号混成人精的人物对于新入行者自然是趋之若鸷了,甚至于不惜花钱购得二老所造的赝品只求能受教一番。
第二种就不同了,那是要有能广纳宝物的财力,霁月阁毫无例就是属于第二类让人不得不尊敬的人物。大原现世的乾隆钟传说就是被霁月阁老板齐援民收藏的,价值是两千万;省博物馆某次参展的十二枚造型别致的石榴币,是霁月阁所有拿出来参展,据说这种乾隆年间的石榴币传世极少,每枚价值都不低于五万,如果连在一起,总价绝对超过了一百万;至于人家真正还雪藏着多少奇珍异宝就不得而知了。
传说霁月阁与云城盗墓者、文物贩子多有来往,经常在这里现身令人咋舌的古董。不过没有人在意这些,就像没人在意自己手里的东西究竟是文物还是古董还是古玩,文物和古董本身就难以界定,一个是说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意义、一个是有艺术赏玩功能,但恰恰让人难以释怀的是,同时具备这两种功能的才称得上宝物,像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字、古月轩、宣德炉、商彝周鼎、秦玺汉碑……那才是更令人痴,令人狂,令人爱,令人愁的东西,无不令此行中人憧憬万分,穷一生之精力和财力要得之而后快。
在外人看来,齐援民就是此道中人,不折不扣地古董痴迷者。
而且今天,意外地看到了齐老板乘着自己那辆加长的红旗轿车出现在南宫古玩市场,年届五旬、身材长硕、随意梳着大背头的齐援民下车伊始,身边只余一名保镖相随,步履稳健地向着不远处自家店里走来,熙熙攘攘的古玩早市刚刚结束,初冬的天气有几分冷冽,清冷的大早上嘴里呼出来的都是一股白汽。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看不到齐总光临,不过今天特殊,店里一大早迎来了两位要求鉴定古董的客人,所持古董确属罕见,而且据店伙计说有出售意向,这才把暖在被窝里的齐老板惊出来了。
店门口,连刃远远地迎了过来,一个四十上下的男子,看上去很精干。咬着耳朵压底着声音说了句什么,齐援民微微一怔,随着连刃进了店里,这伙计跟自己十多年了,眼力多少还是有点的,一听说来物不凡,兴致上来了。
古色古香的店里,仿古木雕的茶几之前,战战兢兢坐着两位年纪不大的男子,二十几岁,黝黑的皮肤、短短的寸头、衣领上污渍一片,即便不细看也辨得出这俩人和满大街跑的板儿爷、摆地摊的、打零工找活计的没啥区别,再往下看穿着黄胶鞋、裤腿上还溅着泥滴,齐援民双目如炬,立马初下了个判断:民工。再往深里猜猜,没准这来路不会太正,不过但凡有东西现身在这号人物手里,往往能捡到大漏子。
差不多就是民工,俩人一开口就是标准的陕南口音,谦恭近似有点畏惧地看着齐援民。齐援民略略扫过一眼,便被茶几台上的物件吸引住了,嫩白中泛着红线,标准的和田玉,雕成了一只大鸟,嘴里叨着一只谷穗,线条流畅,动感十足,手轻抚之下便有了定论,玉没假,绝对是佳品;再细细一看大鸟的背上尚雕着一只小鸟,羽翼、爪痕、短啄清晰可辨,手工雕琢,这东西绝对不是现代工艺仿制得出来的。
母子大玉鸟!?……齐援民心里有点狂喜,这东西仅仅是听过传闻,传说是明代大原一位知府花重金雕了一对大玉鸟作为贡品上京,半路被土匪劫掠,散失到了民间。十几年前在大原市场上现身过一次,不过那时自己尚在云城无缘相见了。不知道花落谁手,此时再见之下,顿被这精巧绝伦的造型吸引住了。
俗话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以齐老板浸淫古玩几十年的功夫,这东西根本不需要细细辨识便知真伪,不过还有一句话叫做:行家不点头,便不算是有。只见得齐援民把这件古董把玩在手里足足看了十几分钟,脸上的喜色渐退,摇着头,咂吧着嘴,像是非常可惜一般。
老奸巨滑,一点都不为过,越是心里喜悦,越是喜色根本不外露也。
“咋咧?……假的??”俩个男子其中的一位,年纪较大,紧张地看着齐援民,紧张得以至坐立不安。齐援民点点头,开口了:“可惜呀,这东西应该叫大玉鸟,明代的物件,不过可惜呀,是后人仿制的,真的估计早散失在战乱兵灾中了……看这玉上的杂质多少?还有底部已经泛白了,这是用料不够考究……不过呢,就即便仿制品,也是块佳品了。二位是想知道它的确切价值呢,还是只想知道它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