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罗老”号运载火箭

所以对于庄建业来讲,这点儿小风浪掀不起什么浪花。

问题是不信邪的不单单是那些个国际友商们,还有一众的国际媒体,这帮人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巴不得能把某个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给拉下神坛。

如此他们这帮媒体才向世人证明所谓无冕之王的厉害手段,才能继续控制世人的舆论导向,才能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因此,不单单是中国腾飞,但凡其他颇具规模的企业出点儿事儿,这帮子媒体就如同看见裂缝蛋的苍蝇,不管不顾的扑过去,啥时候把蛋挤爆喽啥时候为止。

正因为如此,这次对中国腾飞,可以说国际媒体是最为来者不善的,特别是一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入行记者,更是跃跃欲试,准备给刚下飞机的庄建业来几个出其不意的大Surprise!

当然了,也有某些记者除了挖坑之外,还有借着狠踩中国腾飞借机上位的,就比如说来自韩国KBS电视台记者朴真爽就准备这么干。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韩国大宇公司开发的“罗老”号运载火箭。

自打大宇公司雄心勃勃的航空产业计划被中国腾飞和美国波音联手扼杀在摇篮之后,大宇公司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寻求新的高端产业转型。

既然航空不行,那就干脆全力发展航天产业。

毕竟北方的那个一奶同胞的哥们儿在航天方面弄得是有声有色,动不动就弄个二踢脚搞得首尔这边一惊一乍的,既然如此自己凭什么不能搞?

想让我们不搞也成,先把北面同胞兄弟手里的二踢脚禁了再说。

对此,美国爸爸表示很为难,因为北面那家不归他管,也就没办法限制,既然没办法一碗水端平,那就干脆给韩国放开一条口子。

于是大宇集团在退出航空产业后,迅速重整旗鼓大举进军航天产业。

相较于当初在航空产业方面,大宇公司积极靠向西方,以其能够得到西方的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不同,这一次大宇集团学聪明了,能够自己造的全都自己造,不能自己造的,干脆从俄国购买相关技术或者成品。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融合了韩国和俄国混血血统的“罗老”号运载火箭就此诞生,原本预计在2008年年初发射,但由于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发射时间被推迟到年底。

可既便如此,韩国上下对“罗老”号运载火箭的热情依旧高涨到不行,从上到下充满了大韩民族彻底支棱起来的既视感。

以至于某些韩国媒体干脆将“罗老”号与美国的“德尔塔”系列重型运载火箭,俄国的“联盟”系列运载火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证明大宇集团的运载火箭技术不但不比美国和俄国的技术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胜一筹。

可问题是,韩国的媒体嗨归嗨,终究抵不过实实在在的发射来的有说服力。

就在韩国上下为“罗老”号各种狂欢,大有一种除了美俄,其余皆不放在他们韩国人眼里之时,中国腾飞却在5月15日、5月18日、5月22日和5月25日连续进行了四次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

若是再加上6月2日的“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试飞试验,半个多月的时间,中国腾飞就执行了五次航天发射任务。

更重要的是,除了6月2日的“超高音速亚轨道可返回式航天器”试飞试验使用的是固体燃料的ZTH-1F运载火箭外,其余四次使用过的皆是ZTH-2C型液氧煤油运载火箭。

且四次发射一共将10颗不同类型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其中5月15日、5月18日是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了四颗导航卫星;5月22日是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发射了两颗应急通信卫星和一颗数据链中继卫星;5月25日同样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发射了两颗低轨道资源勘探卫星和一颗应急通信卫星。

之所以进行如此密集,且采用一箭多星的方式集中将导航、通信、中继和勘探卫星一股脑的送入太空,主要是为了应对W地区灾后救援。

毕竟无人机并不能包打一切,还得要太空中的卫星作支撑,特别是导航、中继和通信这三类卫星,可以说是救援成败的三驾马车。

因为航空救援力量在西南气候多变的山区,很难依靠引导进行导航,只能使用太空中的导航卫星来进行精准的航线定位。

而导航卫星的数据信号需要中继卫星来进行中继和放大,至于通信卫星自然是为了灾区通信更加通畅。

若非如此,救援指挥部所属的直升机怎么可能在云雾弥漫的山区里来回奔波?空军的大型运输机怎么就能在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在灾区自由的起降?

一方面是飞行员们艺高人大,技术的确是高超,但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应急的天基基础设施的搭建,为这些航空救援力量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