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就问大哥,老弟现在牛X不?

从表面上看,新德里与国内一样,同为人口超10亿的人口大国,经济上也一样积极融入世界。

只不过相较于国内1978年实施的改革开放,新德里的经济开放要等到冷战结束之后的九十年代,时间上相较于国内晚了十多年,因此造成了两者现如今的差距。

但要说有多大,也不见得。

毕竟新德里很像国内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样子,虽然还很落后,但却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正因为如此,不少欧美的观察家都十分看好新德里,觉得哪里应该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欧美资本攫取超额利润的有一块处女地。

当然,最最让欧美人士看中新德里的还是其本质上更容易控制。

与之相比,国内在某些方面就像是一个又臭又硬的石头,很难完全获得欧美人士的欢心,新德里就不一样了,他们几千年的传承,与其说是文明的延续,还不如说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雅利安人来了,他们就是雅利安人想要的样子;波斯人来了,他们就又称为波斯人喜欢的模样;蒙古人来,他们又摇身一变跟蒙古人不分彼此;英国人来了,同样开始自诩大英帝国的衣钵传人。

如今更加强大的欧美财团来了,新德里自然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大喊着自己终于找到了归宿,恨不得连人带家一同投奔过去。

这对很多欧美人士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们正需要有人为他们提供廉价劳动力,以便生产低廉的工业品,从而让利于欧美发达国家,好继续维持欧美民众愈发慵懒的体面生活。

本来这个活儿是交给国内干的,结果这么多年下来,欧美忽然发现,国内居然开始悄悄的进行整体的产业升级,从廉价的劳动力提供方,变成了要跟欧美抢饭碗的野蛮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腾飞,本以为是个动动手就能敲掉的角色,结果两大巨头联手打压也没咋地,反而来了个回首掏,把空客弄了个半死。

这就让不少欧美观察认识开始警惕,于是纷纷提议波音和空客这样的巨头,将产业链搬到新德里,从而摆脱对中国腾飞的依赖。

其中调门最高的当属美国知名专栏作家,高盛银行高级政策顾问,凯尔特·珀尔·史德瑞,当然提起中文名大家更为熟悉,那就是石军!

此君在1月20号的时候,就向高盛银行提交了一份有关新德里的研究报告,直言未来十年新德里有望超过国内,成为亚洲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之后石军便在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发表专栏文章,开始大肆鼓吹新德里的发展潜力,呼吁美国制造业巨头们将自己的产业链迁往新德里。

到了2月初,石军的言论就更加直接且露骨,不惜公开点名波音,希望这家航空业的百年老店,美国制造业的中流砥柱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尽可能的把自己的零部件产业链迁到新德里,从而分散因为过于集中于中国腾飞而产生的风险。

波音本来就有这个意向,没想到石军居然跟自己的理念如此投契,再加上石军早年是跟李斯特混起来的,也算是自己人,于是波音便聘请石军担任波音的特别政策顾问,希望他能够帮助波音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业链转移方案。

石军二话不说直接就飞去了新德里,煞有介事的在新德里各大城市转了好几圈儿,期间的过程无法描述,反正上到高种姓的白富美,中到宝莱坞的漂亮女明星,下到能看得上眼的低种姓女大学生,石军着实祸祸了不少。

而那种出有仆从簇拥,入有美女暖床,来吃饭、喝水、擦屁屁都不用亲自动手的日子,与腐朽的帝王生活没啥区别。

为了能将新德里“调查”的更详实,以便了解更多的“实情”,石军干脆向波音申请了长达一年的研究时间。

换句话说,乐不思蜀的石军,准备把这种帝王般的生活以“批判”的姿态,体验一年再说。

反正费用都是波音出,不花白不花。

更何况,除了波音,新德里这边同样不吝惜手上宝贵的外汇储备,以咨询费的名义,少则几十万美元,多则上百万美元的砸给他。

没办法,相较于欧美观察认识的意动,新德里上下那就得用迫切来形容了。

因为某国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那儿呢,承接发达国家来料加工,发挥人力优势,进而为欧美生产廉价工业品,实现自己财富的原始积累,而后寻求突破在一两个关键领域做到数一数二,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

新德里虽说在九十年代被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时还有些迷茫,不知道该往何处走,十多年过去了,猛然发现,某国的作业不难呀,他也可以抄呀,不就是比人多嘛,新德里在这方面有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