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扶持腾飞厂
庄建业递给林光华的文件是沈建伟刚刚送过来的,尽管这个红头文件给的是所谓的二十三分厂,但沈建伟却很清楚,在这件事上真正说了算的不是他这个挂着永宏厂党委委员名头的光杆儿司令,而是隔壁已经被王伟免职,成为名义上永宏厂普通干部的庄建业。
所以接到文件的第一时间,就赶紧的把文件送过来,让这位实际的一把手拿主意。
至于其本人就坐在一边的沙发上,态度谦和,姿态很低,倒不是沈建伟想低头,而是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他职务前缀再多,也改变不了光杆司令的事实,所以沈建伟看得很清楚,这场斗法他看着就好,千万别动歪心思,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果然,接到红头文件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这次没走眼,选择正确,连部委都没追究不说,还极力赞扬二十三分厂所取得的成绩。
至于什么成绩,沈建伟也不知道,不过人家部委都说有成绩,那必然是有成绩的,当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文件后半部分内容。
首先是明确二十三分厂和腾飞厂的关系,责令将二十三分厂其正式更名为腾飞航空机械制造厂,算是正式确认了腾飞厂的合法地位。
其次是确定了腾飞厂的性质,部委间接领导下的国营航空制造厂,业务范围是飞机制造、精密机械加工以及其他一般性机械部件加工,行政级别也由原来的副处级,升为正处级,并建议厂里主要领导增补党委委员。
级别的提升到没什么,永宏厂其他分厂都是正处级,可后面的建议就不简单了,要知道永宏厂厂党委委员不管行政职务多高,有没有职权,都享受副厂长待遇,行政级别也是副厅级。
换句话说更名后的腾飞厂,明面上是个正处级的分厂,实际上却是只比永宏总厂低半个级别的准大厂。
要知道一个厂的行政级别从来不是看这个厂的级别定位,而是要看厂里主要领导的担任的级别,如果一个厂的级别是正厅,而厂长却是个副科,那这个厂也就能干副科的事儿;与之相反如果厂的级别是副科,而厂领导是副部,那干的事儿必然也是副部级别的。
这是现如今国内政企不分造成的独特现象,不过看到这一条的沈建伟吃惊的不是这个,他同样是厂党委委员,但领导的二十三分厂却是个空壳。
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还是看厂子的实力,显然腾飞厂的实力已经够了,够到连部委都予以确认,并加以扶持。
换句话说,部委等于是变向承认了腾飞厂的独特地位,以一种看似自洽合理的方式,给予腾飞厂进一步扩大的权力。
尽管沈建伟不知道部委为什么会宠着腾飞厂,但有一点确实很明白,从今以后,以前束缚在腾飞厂身上的枷锁开始被松开了一条缝儿。
果然,沈建伟这个厂里的老油条猜得没错,最后的责任归属,部委的文件弄得很拧巴,因为是间接管理,部委自然不能直接插手,所以就要用其他方法指导腾飞厂的日常工作。
所以在技术和生产上由飞行机械研究所负责指导;而业务往来和日常管理则由永宏厂负责;除去生产与业务外的其他方面统统交给浣城市来监督指导。
如果是其他人看到这么多指导的,管理的,脑袋绝对会晕头转向,还枷锁被打开一条缝儿,又多了个婆婆,不被锁死才怪呢。
可在沈建伟看来,部委高明就高明在这个地方,国内现在天天叫着给企业放权,有的地方做得很大胆,权放得很开,骤然得势的企业一下子就飘了,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的比比皆是。
以至于那些放权的主管部门都被老百姓指着脊梁骨骂,到头来没一个好果子吃。
当然不能说放权不好,沈建伟也觉得给企业放权是个趋势,问题是怎么放,部委的办法就很好,通篇一个放权的字眼儿都没有,但弄得责任归属实际上却是起到了放权的效果。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生产和技术,把这一条归于一个科研机构,而且还是跟腾飞厂有密切合作的科研机构,部委的意思不言而明,那就是让腾飞厂自己管自己。
至于业务往来和日常管理,连最重要的生产和技术都被拿走了,还有什么业务往来和日常管理?充其量也就是个公文的上传下达罢了。
生产和业务两大块被分走,剩下的就更不值得一提了,所以地方上也插不进来。
只要腾飞厂的领导能力够强,利用政策中的夹缝闪转腾挪,其他厂梦寐以求的自主权就能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
对这一点,沈建伟没有半分怀疑,一个能把濒临破产的小分厂,做到如今的地步,庄建业的能力毋庸置疑,他保证能把部委的最后一条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