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重会(第2/2页)
“其舟又加大矣。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或不遇便风,则数年而后达,非甚巨舟,不可至也。今世所谓木兰舟,未必不以至大言也。”
巨船可容千人,船舱内不但可以养猪、酿酒,还装备了“机杼”,开设了“市井”。
“一舟数百人,豢豕酿酒其中,置生死于度外……”
面对茫茫大海、无限航期,鲜肉与醇酒,成为宋人海上生活的一大乐事。
因此苏油此次就任,是他这辈子接手过最好的地方。
如今的市舶司,在他眼里纯属小打小闹,一年税收区区百万贯,而仅到了南宋,都不止这个数,翻了五倍有余。
有钱,有粮,有产品,有市场,让其高效有序地运转起来,这是苏油最拿手的强项。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基本盘得先稳定,也就是先期得解决人民的安定和温饱问题。
最高兴的人莫过于沈括,这娃将四通商号一百万贯债务,和一些半头截尾的工程项目,连同《两浙农田水利考详》,一起打包扔给了苏油,开开心心地拿着朝廷太子中允的任命、提举司天监去了。
这道任命是苏油的推荐,因此苏油抵达苏州的时候,沈括赶来拜访。
与沈括一道前来拜访的,还有出发前往胶西密州赴任的苏轼,以及主持昆山农田水利开发的当地专家郏亶。
苏轼如今经历了杭州“酒食地狱”的锤炼,腆着个大肚子,美髯飘然,在大宋人眼里是一等一的端雅,见到苏油就拍手取笑:“副车来也!”
这是张良博浪沙的典故,本来要杀秦始皇,结果误中副车。比喻郑侠本来是要攻击王安石,结果连累苏油一起被外放。
苏油指着他笑骂:“须鬣难遮快利口,宽肥不合倒颠人。”
众人皆是莞尔,沈括笑道:“大苏的诗词文集里,可不少是这般文字。”
沈括去年收集了大苏的诗文送入京中,里边很多文字都在忧叹时政。
大宋不以文字罪人,这件事情起初并不像后世想象中那么严重,甚至两个当事人都没当回事儿。
上交作品的时候,沈括只是将大苏的诗文里边犯忌讳的文字都勾了出来,以示自己是审查过的,最多算撇清干系。
而大苏知道之后,更把自己剩下的新作一股脑儿都给了他。
著名史学家,苏轼的好朋友,帮助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刘恕,知道此事后甚至来信取笑大苏,说他是在用这种方式,让皇帝知道自己的文名。
有了沈存中的小报告,大苏的诗文,“不忧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