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兵临邯郸(第2/4页)

听到李蒙的威胁,董袭苦笑连连。

毕竟他梁郡可招架不住河南、颍川两支郡军的夹攻,无奈之下,他唯有好言安抚李蒙,继而再次与郡守顾繇商议。

说实话,顾郡守并不想掺和邯郸的内战——太子李禥上位也好,三皇子李禥上位也罢,其实对他而言并没有多少区别,毕竟三皇子李虔也并非没有才能,只不过是吃了‘立长’这条祖训的亏罢了。

反正太子李禥已‘认罪’而亡,用对新君李虔的默许来交换一些利益,既可两全其美,又可化解一场内乱,哪里不好?

但显然其他郡并不这样认为,就好比河南郡。

鉴于河南都尉李蒙的要挟,梁郡最终还是决定出兵,命都尉董袭率两万郡军前往河北,协助左将军周虎征讨邯郸。

而与此同时,颍川郡也收到了相关消息。

得知邯郸发生巨变,三皇子李虔勾结凉州杨氏篡夺皇位,李郡守又惊又怒,急招都尉张季,命张季立刻组织军队增援他女婿。

张季自然没有二话,当即抱拳应道:“大人放心,卑职当亲率军队增援周将军!”

于是他召回驻军在陈郡的陈陌并其麾下部军,又命田钦、廖广两名士吏筛选了一万士卒,亲率共计两万颍川军前往河北。

八月初,赵虞率近五万良莠不齐的军队来到列人一带的漳水东岸。

由此地向西越过漳水,再行大概八十里左右,那便是邯郸;而若是沿着漳水逆流而上,便可抵达魏郡的治县邺城。

见此,褚燕向赵虞建议道:“将军,不如先收复邺城,切断凉州军的归路……”

听到这话,曹戊委婉地提出了反对意见:“邺城虽只有五千凉州军驻守,但对方早已有所防备,除非派大军强攻,否则难以收复,但我方大军……”

尽管他并没有说完,但赵虞、褚燕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毕竟此时赵虞麾下的大军,除一万二千颍川军以外,其余三万多军队都是河北各郡县派来的援军,几乎没有什么战场厮杀的经验——更有甚者,同样是欠缺战场经验,但虎贲军最起码训练有素,且武器、甲胄无一不全,可这些地方郡县的援军,不但训练不足,甚至兵甲也十分落后甚至欠缺,派这种军队去打有足足五千凉州军驻守的邺城,恐怕派两万人都未必能打下城池。

当然,赵虞也可以亲率大军去打邺城,但他并不想这么做,因为他担心邯郸趁机突袭馆陶。

要知道馆陶不单单住着祥瑞公主,还住着邹赞、王谡的两位夫人,这三位若是不幸落到凉州军手中,那赵虞无疑会陷入被动。

于是在沉思片刻后,他派人请来魏郡守韩湛与东郡守魏劭,对二人道:“我本有意收复邺城,然而我担心邯郸趁机偷袭馆陶,是故我决定兵分两路,请两位郡守率军前往邺城……”

听到这话,魏劭、韩湛两位郡守对视一眼,面色皆有些尴尬。

只见魏劭拱拱手说道:“左将军明鉴,下官自然愿意相助韩郡守从凉州军的手中夺回邺城,然下官麾下仅万余郡军,韩郡守麾下也仅二、三千人,说句惭愧的话,我等这一万二三千兵力虽人数超过邺城的五千人,但两军的实力,恐怕相差不少……”

赵虞笑着说道:“两位误会了,周某请两位率军前往邺城,是希望两位在邺城一带建一座营寨,当然,夺下城外现有的营寨也可以,至于邺城,我已向梁郡、河南、颍川三郡求援,相信不久之后,三郡便会派来援军,倘若两位提前做好了一些准备,那么介时那三支援军便可立即投入对邺城的进攻,不需要再花费时日建造营寨,打造攻城器械。”

“噢。”

魏劭恍然大悟,心中的担忧顿时消失不见,在与韩湛对视一眼后,信誓旦旦说道:“这点小事,就包在我二人身上……”

“这可不是小事啊。”赵虞笑着说道:“两位的行动,直接关系到我方夺回邺城的早晚,关系到后续对邯郸的用兵……”

魏劭、韩湛当了那么久的官,自然明白赵虞这是在宽慰他们,免得他二人因为给梁郡、河南、颍川三郡的援军打下手而心怀不满。

怎么说呢,不愧是为陈门五虎,这待人处世就是让人觉得舒服。

“那就拜托两位了。”

“是!”

于是乎,赵虞麾下近五万军队一分为二,魏劭、韩湛二人率总共约一万二、三千军队前往了邺城。

而游荡在这一带监视晋军的凉州骑兵,则立刻将此事禀告大将姜宜。

姜宜留下大部分骑兵继续在漳水一带盯梢,而他则尾随着魏劭、韩湛二人的军队,一路来到了邺城境内。

邺城城外,原本就有凉州军驻扎过的一座营寨,当初凉州军大将闫易率军前往邯郸时,并未放火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