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变天(第3/4页)

杨贵妃虽心中不忍,但她终归更在意自己儿子能否继承大位,犹豫半晌,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当日,杨雄以晋天子的名义连拟两道诏书。

第一道,称太子李禥勾结左将军周虎图谋不轨、犯上作乱,故废立太子,改立三皇子李虔为储君,同时又剥夺周虎左将军官职,定为乱臣。

第二道,因晋天子年事已高,传位于新太子李虔,太师王婴辅政。

很快,这两道诏书就传遍邯郸,使得邯郸为之惊愕。

天子传位这没什么,毕竟天子年过六旬了,而传位于三皇子李虔也没什么,毕竟三皇子李虔以往在邯郸的名声也不坏,可相比较这第二道诏书,第一道诏书的内容就太令人震撼了。

太子李禥勾结左将军周虎图谋不轨?!

就像张御史所认为的那样,这鬼话在聪明人看来,简直就是在侮辱他们的智商。

太子李禥是什么人?那是储君!是半君!是未来晋国的君主!

而左将军又是什么人?那是陈太师的义子,祥瑞公主未来的驸马,也就是天子的孙婿!

以这两位的地位,用得着图谋不轨么?

大概杨雄、杨暐兄弟也觉得这事过于离谱,于是索性将那周虎以往的‘恶迹’夸大,什么出身黑虎贼,什么劫官烧衙,通通都夸大了说,甚至于,杨雄还把泰山贼的罪过扣在了周虎头上——称当初周虎是故意将东平、济阴等地的贼寇驱赶至泰山,这才导致后来泰山贼为祸。

或许杨雄也没有想到,他这瞎编的事,恰恰就是真相。

总而言之,为了证明己方是正义的勤王之师,杨雄竭尽全力抹黑周虎——没办法,谁让陈太师与陈门五虎素来洁身自好,他们实在黑不动呢?也就只有那周虎留下了一些黑料,因此杨雄就只能逮着那周虎黑。

但即便如此,邯郸城内仍有不少人看出了问题,不过碍于凉州军已彻底接管了邯郸,这些人也不敢胡乱评价,一个个都约束家人躲在家中,免得受到无妄之灾。

这些明眼人不敢开口,邯郸的百姓难免受到了蒙蔽,一时间,全城都在谈论太子李禥与左将军周虎图谋不轨之事。

事实上,在此期间倒也有一些倔强的官员与读书人当众质疑诏书,怀疑是凉州军贼喊捉贼,诬陷太子李禥与左将军周虎,但这些人很快就被随之而来的凉州军士卒给带走了。

这一下,那些看出不对劲的人就更不敢乱说了。

然而以力服人,这终究不是办法,就当李虔头疼于如何取信于邯郸百姓时,太师王婴向他出了一计:“何不以太子妃与皇孙作为要挟,逼迫废太子认罪?”

李虔与杨雄对视一眼。

如太师王婴所言,这招虽说阴毒,但确实不失是一个极好的办法:只要太子李禥认罪,那周虎还洗得清么?

当日黄昏前,三皇子李虔来到他的府上,见到了被凉州军软禁在府内的太子李禥,兄弟二人谈论了大约一炷香工夫。

当晚,太子李禥在李虔的府上饮毒酒自尽,死前亲笔写下了认罪状,承认了他勾结左将军周虎图谋不轨的事。

此事传开,邯郸顿时哗然。

毕竟城内百姓怎么也没有想到,太子李禥居然勾结了左将军周虎。

当然,明眼人依旧不信,他们一眼看出太子李禥是被迫的。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宫内的养心殿,传到了晋天子耳中,让晋天子又惊又怒。

惊的是,太子李禥居然落入了杨雄,怒的是,三皇子李虔终究没有顾念手足之情,逼死了亲兄长。

惊怒之余,天子再次昏厥,引起养心殿一阵混乱。

总而言之,在凉州军的强大威慑下,邯郸总算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三皇子李虔也顺利执掌了中枢的权柄。

然而就在这时,一队凉州骑兵日夜兼程抵达了邯郸,从阳平传来了一个噩耗:杨勉战死。

待得知这个噩耗后,杨雄大惊失色,抓住一名凉州骑兵的衣甲质问道:“你说什么?我三弟战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姜宜呢?乌木察呢?他二人究竟在干什么?”

看着杨雄眦目欲裂的模样,凉州骑兵畏惧地道出了杨勉战死的经过:“……那日晚上,周虎忽然率军杀出城外,我方一时不察,被其杀入军中,三公子临危指挥众军抵抗晋军,不曾想,却被一个魁梧的莽将所杀,砍下了头颅……”

从旁杨暐闻言,皱着眉头对兄长说道:“那魁梧的莽将,多半是周虎身边那个叫牛横的猛士。”

杨雄罕见地没有回应弟弟的话,咬牙切齿地怒骂:“周——虎——!我与你不共戴天!”

骂罢,他一脚踹翻了从旁的桌案,又踹翻了一个书架,砸碎了几件物什,这才气喘吁吁地逐渐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