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暗流涌动(上)(第2/4页)

当然,这也没办法,毕竟卧牛山的面积实在太大了,比应山还要大地多,别说五千太师军,就算邹赞麾下十万太师军尽数派往,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那群山贼的行踪,除非那群山贼蠢到胆敢与太师军对抗——陈太师直属的那十万太师军,可以称得上是晋国最精锐的军队了。

不得不说,最初得知邹赞派人去围剿卧牛山群贼时,赵虞还吓了一跳,毕竟他暂时还是希望那群山贼活着。

不过后来仔细想了想,赵虞忽然觉得那群山贼就算被剿灭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他派人去假扮卧牛山贼嘛,这样还反而好控制危害性。

没想到,那群山贼还是蛮识相的,一见精锐军队前来围剿他们,就立刻逃入了深山。

这样一来,别说邹赞,就算熟悉山贼的赵虞短时间内都别想剿灭那群卧牛山群贼了,除非他派出大量熟悉山林作战的军队。

“张季,我回都尉署了,这里交给你。”

“是。”

对张季叮嘱了一句,赵虞便带着陈祖返回了许昌。

进城之后,陈祖也告辞离去了,毕竟他这个黑虎会许昌堂主手头还是有不少事务的。

片刻后,赵虞带着牛横、何顺几人回到了都尉署,在自己廨房的书桌上,看到了邹赞的那封书信。

拆开一看,信中内容出乎赵虞的意料,邹赞这封来信的原因,既不是为了卧牛山群贼,也不是为了借粮,而是特意转告赵虞,称有一大群平民陆续从长沙郡、江夏郡涌入汝南郡,经询问,这些平民似乎是被颍川郡所俘虏的前叛军士卒的家眷,问赵虞是否准备接纳。

赵虞这才想起,他当初为了笼络鞠昇、曹戊等降将,确实派人向长沙郡、江夏郡送去了消息,意在引诱那些俘虏的家眷投奔他颍川,目的当然是为了留住那些被俘的前叛军士卒,毕竟这些可都是能直接派上战场老卒,他可舍不得在五年期满后将其放归故乡。

『又来一群张口吃饭的,这可真是……』

赵虞颇有些头疼。

但权衡了一番后,他还是决定接纳,毕竟在这个年代,谁也不如他明晰人口的重要性,只要郡内的存粮撑得住,赵虞欢迎一切外来人口。

毕竟人多力量大嘛,他颍川郡无论是集中开垦田地,亦或是接下来开采矿山、冶铁锻兵,都需要大量的劳力。

想到这里,赵虞吩咐何顺道:“何顺,派郡卒唤曹戊前来。”

“是。”何顺抱拳而去。

半个时辰后,就当赵虞在处理政务之际,曹戊匆匆来到了廨房,朝着他抱拳施礼:“都尉,你唤卑职?”

“嗯。”

赵虞也不废话,在招呼曹戊走近几步后,讲述道:“我方才收到邹将军从汝南郡发来的消息,得知有一大批来自长沙、江夏的平民迁至汝南郡……”说着,他见曹戊脸上露出惊喜之色,点头说道:“不错,就是你想的那样,总之,你率你麾下军队去接应一下。另外,据邹将军所言,目前江夏郡十分混乱,有绿林贼之类的家伙不分敌我地行凶、抢掠,若有必要,我允许你越界前往江夏郡,不过,莫要打着旗号攻打城池,免得江夏郡愈发崩坏。期间若遇到什么阻碍,不妨向邹将军求助。……至于粮草,你去找韩和。”

“多谢都尉!”

曹戊郑重地抱拳领命,满脸欣喜之色。

待他转身离去后,何顺皱着眉头说道:“大首领,江夏郡不是被绿林贼的张泰、向虎那几个家伙瓜分占据了么?这帮人占城为王、招兵买马,已聚集了不少贼众,曹戊麾下不到五千兵卒……”

“呵。”赵虞为之失笑。

不可否认,他也知晓江夏郡的变故,即当初陈勖选择跟随赵寅投奔江东义师时,张泰、向虎等绿林贼则逃回的江夏郡,趁机鹊巢鸠占、逐步占据了江夏义师的地盘,利用金钱与粮食招收了一批人,形成了割据江夏郡的局面。

当然,这群绿林贼之所以能在江夏郡逐渐坐大,只因为邹赞与其十万太师军被汝南郡群寇四起的局面给拖住了,只要汝南郡稳定下来,邹赞随时可以收复江夏郡。

别看那些绿林贼似乎据说已发展到几千人甚至上万人,但赵虞毫不怀疑,倘若这群人敢招惹曹戊与其麾下的旅贲营二营,保准被后者杀得人头滚滚。

要知道曹戊麾下的军卒,那可是来自长沙义师最初的那批老卒,岂是张泰、向虎等绿林贼临时招收的平民、农夫、贼寇可比。

比起担忧,赵虞更好奇张泰、向虎那群家伙为何不逃向大江以南,比如长沙郡。

这帮家伙,真以为纠集一帮乌合之众就可以割据江夏郡?

对此赵虞着实有些好奇。

直到后来赵虞收到曹戊从江夏郡送来的书信,他这才知道,张泰、向虎那群绿林贼之所以不逃过江,那是因为项宣已经回到了长沙郡,取代在南阳郡被薛敖所杀的关朔,成为了江夏义师新任的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