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鲁阳之行(下)(第3/4页)

就在他想要询问之际,忽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端着菜盘将菜送了过来,让赵虞看得十分惊讶。

毕竟据他所知,刘緈的独子可是早就成人了。

他好奇问道:“这位是?”

听闻此言,丁武将那个小男孩唤到跟前,抚着后者的脑袋笑着向赵虞解释道:“这是家中二子,唤做冲,二子,这位是周都尉,还不赶紧拜见。”

在赵虞惊讶的目光下,那个小男孩朝着赵虞拱手抱拳,恭敬地唤道:“小子丁冲,见过周都尉。”

啧啧称奇之余,赵虞也觉得有些纳闷,丁武的次子,怎么跑来端盘子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为了宴请他,今晚刘緈的夫人亲自负责下厨,而徐宣、丁武二人也带来了自家夫人与子女来帮忙,目的自然就是为了避免不相干的人接触到赵虞,免得无意间暴露身份什么的。

不得不说,为了守住赵虞真正身份这个秘密,刘緈、徐宣、丁武三人着实是相当的谨慎。

这份谨慎,让赵虞颇为动容。

从旁,静女起身道:“我也帮刘夫人搭把手吧?”

“不必不必。”刘緈连连摆手,但赵虞还是点头默许静女去了。

酒过三巡后,赵虞转头对刘緈、徐宣、丁武三人道:“菜色也差不多了,再多吃不下来也是浪费,不如咱们稍稍挤一挤,请几位夫人一起来吧?人多也热闹点。”

“这……”

刘緈、徐宣、丁武三人对视一眼,显得有些犹豫。

但在赵虞的要求下,三人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

于是乎,几人一起到刨除,将各自的夫人请到了大席,一同用饭。

尽管位子是有些挤,但却很温馨,让赵虞隐约感受到了一种家的感觉,尽管就算在当年的乡侯府,他们也从未这般拥挤地用过饭。

当晚,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次日清晨,赵虞早早在城内的驿馆苏醒,穿衣洗漱。

今日,他便准备启程前往汝阳,去会会汝阳县令王丹,还有汝阳郑氏与鲁叶共济会的魏普。

不得不说,这些都是老面孔了。

让赵虞感到意外的是,等他带着牛横、何顺来到了驿馆的大堂准备用饭时,他惊讶地看到丁武正坐在那里,仿佛是在等他。

“丁县尉?”赵虞上前打了声招呼:“丁县尉找我有事?”

此时丁武亦注意到了赵虞,起身走向赵虞,抱拳笑道:“昨晚席中,听说都尉今日准备启程前往汝阳,刘公派我沿途保护都尉……”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仿佛铁塔似的牛横,笑着又说道:“虽然我也认为都尉身边并不缺人保护,但作为向导,我想我还是可以胜任的……”

“丁县尉太自谦了。”赵虞笑着说道。

他可是知道丁武的武力,不夸张地说,他随行众人中除了牛横,估计没人是这位丁县尉的对手。

不过既然丁武有意与他们一同前往汝阳,赵虞自然也不会推辞,毕竟,虽说他当年也去过汝阳时,但那时他是坐着他们家的马车,途中除了露宿解手不曾下来过,哪里认得路?

更何况,赵虞也想向丁武询问一些近几年鲁阳的事,以及梁县、汝阳的事——这里所说的梁县,是指鲁阳北面的小县,并非梁郡的那个梁县。

吃过早饭,一行人乘坐着马车徐徐离开了鲁阳。

因为想瞧瞧那条璟公渠,赵虞特地沿着璟公渠向北而行。

还记得前些年,赵虞携黑虎众被迫逃至鲁阳县时,那会儿璟公渠还未修出县域,但几年之后的今日,据丁武所言,不但鲁阳境内的河段完成了,就连梁县境内也完成了,就差汝阳境内的几十里。

只要这最后几十里挖通,就可以引汝水入渠。

到时候,非但有利于鲁阳北部几万亩农田的灌溉,还可以引来商船,与鲁阳县互通有无。

地处偏僻的鲁阳,就终于能借助这条水利逐步发展起来了。

听到这一番话,赵虞心中亦是十分欣慰。

虽然他如今已经不在鲁阳县了,但他依旧希望鲁阳能发展繁荣起来,毕竟这里是他的故乡。

“对了。”

好似想到了什么,丁武马车内对赵虞说道:“自朝廷为赵氏平反之后,刘公下令将河碑通通更换了,这下就无需再用‘王景公’的把戏了……”

“哦?”

赵虞闻言不禁有些意外。

随后,在路过一块河碑时,他下令停车,旋即亲自下了马车,来到那块河碑前仔细观瞧。

果不其然,曾经碑上的‘王景公渠’字样,已替换为‘璟公渠’。

抚摸着河碑,赵虞转头问丁武道:“花了不少钱吧?”

他当然知道,这个年头刻一块石碑,花费可是不小,更别说,鲁阳县不止更换了一块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