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击破(下)(第3/4页)

更何况,那近千骑的战损,并不意味着就战死了近千名骑兵,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骑兵只是失去了战马,无法跟随其余骑兵作战而已。

这些失去了战马的太原骑兵,薛敖命令他们迅速撤离战场。

这也难怪,毕竟训练一名合格的骑卒,需要耗费许多物资与时间,薛敖当然不舍得拿他们当步卒用——再者,这些习惯马上作战的骑兵,下了马也未必打得过步卒。

“追!”

随着薛敖一声令下,近四千太原骑兵甩开马蹄,径直追向逃窜的豫章义师。

在策马追击的途中,薛敖大声向董典、钟辽二将下令:“董典,钟辽,你二人于豫章叛军身后掩杀,将其分割,我率千骑到前头看看,看看能否截住陈勖的江夏叛军。”

“将军小心。”

董典、钟辽二将大声回覆。

于是乎,近四千太原骑兵再次一分为三,由董典、钟辽二将负责追杀逃窜的豫章叛军,而薛敖则率领千余骑兵绕过这些逃窜的豫章义师,朝前头而去。

薛敖想得很明白,目前对面叛军仍有作战能力的,就只有四万江东叛军与一万江夏叛军,倘若他能截住这两支叛军,将其搅乱,待颍川都尉周虎击溃了叛军留下断后的周贡军,率军来援时,他晋军就能取得辉煌的胜利。

『可惜李蒙未能赶到,否则今日可叫这些叛军全军覆没!』

薛敖心中闪过一丝遗憾。

的确,看这场仗当前的状况,倘若河南都尉李蒙能率近五万河南军抵达,那么留给三路义师的,恐怕就只有全军覆没一途。

可见,薛敖当日认为他能令‘三十万叛军’全军覆没,绝非是毫无根据的妄言。

他有这个自信。

当然了,话虽如此,但倘若在这场仗打响之前,河南都尉李蒙便率五万河南军赶到,恐怕战局也未必会是眼下这个样子——归根到底,三路义师今日之所以打成这样,除了他们急着想要撤回陈郡以外,更主要的还是陈勖、程周、吴懿三人都低估了薛敖的魄力,武断地认为薛敖不敢仅凭五千骑兵就攻击他十余万义师,以至于被薛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骑兵追来了!”

“快逃命啊!”

薛敖亲率的这支太原骑兵,迅速饶过了逃窜的豫章义师大部队,吓得豫章义师上上下下的将士面如土色。

但薛敖却懒得理睬这些人,率领麾下骑兵径直追向了前方的江夏义师。

不得不说,千余名骑兵纵马奔驰的响动也着实不小,在前方的江夏义师,很快就注意到了身背后的骑兵。

此时已与陈勖汇合的大将朱峁连忙找到陈勖,急声说道:“陈帅,那薛敖杀来了,我等必须立刻结阵,否则恐怕会遭到豫章义师相同的下场……”

然而陈勖却摇头道:“不!叫士卒们加紧速度急行!……江东义师已在前方接应我等了。”

“什么?”

朱峁微微一愣,赶忙看向南侧,旋即他才发现,早他们一步撤离的江东义师,并没有丢下他们独自逃命,而是在远处结阵等待,显然是为了接应他们。

“快!冲过去!”

随着陈勖的命令,万余江夏义师士卒加快奔跑的速度,旋即从江东义师的阵地前冲过。

而紧紧跟在陈勖军身背后的薛敖等千余骑兵,却不得不放缓速度,最终停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因为江东义师在阵地前,部署了一支多达四、五千人的弓弩手阵列,也不晓得是不是将他们四万军队中的弓弩手全部聚集到了一起。

平心而论,弓弩手对骑兵来说有一定的克制,但算不上是天克,因为骑兵一旦开始冲锋,他们顶多只会让弓弩手有一次出手的机会——撑死两次,而在此之后,那就是骑兵对弓弩手单方面的屠杀。

但即便如此,此刻面对多达四五千人的弓弩手阵列,薛敖亦不禁有些踌躇。

因为他知道,倘若他们强行冲上去,他麾下千余骑兵必定会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

哪怕是他,夸口当世无双的他,却也招架不住四五千弓弩手的齐射啊——但凡是人,根本挡不住这种规模的弓弩齐射。

更何况在这四五千弓弩手身背后,还有多达三万五千余名江东叛军的步卒。

因此,薛敖被迫停止追击陈勖军,勒马观望局势。

此时,有他身边的骑兵提醒道:“将军,豫章叛军逃过来了。”

“……”

薛敖微微点了点头,皱着眉头一言不发,仿佛是一头正在等待出击时机的猛兽。

而就在静静观望局面时,已有多达两万余名豫章叛军溃卒,逃至了江东叛军的阵地,旋即在江东叛军将领的指挥下,迅速往南撤离。

而从始至终,四万江东叛军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