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逐步渗透(上)(第3/4页)

回到家中,妻子与女儿不在,大概又到城南的黑虎义舍用饭去了,唯有老母亲躺在榻上安歇,塌旁摆放着他妻子为老人准备的饭菜。

对此,他好几次说过他妻子,不希望妻子到那黑虎义舍用饭,但妻子的理由也很充分:既然是白给的,为何不去?每个月能省下不少粮食呢。

对此邓仁无法反驳,毕竟他家的家境,确实还未宽裕到能对免费的食物视而不见,况且黑虎义舍的饭菜确实不错,并不是那种糊弄人的馊菜馊饭,只是没有酒肉而已。

将那只大口袋摆在桌上,邓仁倒了一碗水,坐在桌旁一边喝着,一边瞄着这只口袋,思忖着如何处置这袋钱。

理智告诉他,此事应该禀告马县尉,但他又害怕遭到黑虎贼的报复。

他纠结之余,他忽然有些好奇:口袋里究竟有多少钱?

按捺不住心底的好奇,他咽着唾沫放下碗,将口袋上的束绳解开,伸手从口袋内抓起一大把铜钱。

此时他的呼吸都下意识地屏住了。

他不是没看到过那么多的钱,只是他家中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钱……

真的要禀报县衙么?

一旦禀告了县衙,黑虎贼的报复暂且不说,县衙必定会没收这些钱……

“咳、咳。”

里屋内,传来了老母亲的咳嗽声。

看到那咳嗽声,邓仁的心逐渐动摇。

有了这笔钱,他就能给母亲抓药了……

有了这笔钱,他妻子可能就不需要辛苦帮人缝补衣服补贴家用了……

有了这笔钱……

「白给的东西,干嘛不要?」

他的耳旁,回想起了他妻子的话。

是啊,又不是他偷来抢来的,干嘛不能要?

只是收下这笔钱,那就再也不能黑虎贼划清界限了……

此时,邓仁的耳旁,回想起了陈才所说的话。

「入了我黑虎寨一日,你这辈子就是我黑虎寨的人了!」

是啊,在签下了那份投名状后,他就是黑虎贼的人了……

“咳、咳,咳咳……”

老母亲的咳嗽,打断了邓仁的思绪,他赶紧到里屋看望母亲。

“娘,你没事吧?”

“娘没事,阿翠娘俩到义舍用饭去了,给你留了……留了饭菜……你先用饭吧,咳咳……”

“孩儿不饿,孩儿先到街上给娘抓几方治咳嗽的药……”

“别、别……咳咳,贵,娘忍忍就过去。”

“不怕,孩儿……有钱了。”

而与此同时,陈才正坐着马车悠哉悠哉地前往下一处。

此时,车内那名山贼低声问道:“老大,花那么些钱收买,值得么?”

“呵。”

陈才笑着说道:“大首领说过,能用钱解决的事,咱们就用钱解决,这比用威胁恐吓还管用,终归这天底下还是穷人多。……咱们建义舍,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可是……花那么多钱收买一个小小的县卒,这真的值得么?”那山贼依旧抱持怀疑。

见此,陈才笑着说道:“你这就不用管了。等你到了我的位子,你就慢慢会明白了。”

“是……”

四月中旬,陈才按照赵虞的吩咐,将黑虎义舍正式交接给马弘,虽然在义舍内还挂着管事的名头,但却已不再负责那边的事,转而负责兄弟会的建立。

筹建兄弟会的核心,说白了就是给昆阳县里的人提供长久的好处。

考虑到昆阳也有几千户,因此像黑虎义舍那套模式自然是行不通的——黑虎寨养不起那么多人。

那怎么办呢?

赵虞提供了一个思路,即开设作坊。

黑虎义舍那边免费提供饭菜是不错,确确实实吸引了许多昆阳人,但并不能满足昆阳穷苦人家的全部需求,那些穷苦人家真正想要的,还是一份稳定而长久的差事,这也是自陈才将严宽等游侠引荐至陈祖那边后,随后便有许多知情人希望求他引荐的原因。

因此以兄弟会的名义筹建一家作坊,自然而然能吸引到许许多多的当地百姓。

也是在四月中旬,就当陈才在用钱收买一些县衙的县卒时,已逐渐在昆阳得到名声的‘大财主’陈祖,亲自出面与县衙交涉,希望能在城南圈一片空地。

当日石原正在板房里思忖如何揭穿黑虎义舍的真面目,忽见有县卒跑到班房里惊呼道:“那位陈大财主来了。”

一听这话,闲在班房里的县卒们纷纷跑出去看望。

这让石原感到很纳闷,遂询问杨敢道道:“这位陈大财主是什么人?”

杨敢回答道:“便是黑虎义舍背后的金主,我昆阳的大善人。”

石原顿时就明白了,冷笑道:“又是一个黑虎贼!”

“嘘。”

杨敢做了噤声的手势,压低声音说道:“莫乱说话。……有些话你在心里想想不碍事,但不可说出来,不管这位陈大财主底细如何,但他与我县衙关系很好,只要衙里有人办红白喜事,他总会派人送上厚礼,甚至于,逢年过节,这位陈大财主也会派人送来一些礼品。……你不是奇怪咱班房里居然备有上好的茶叶么,那就是那位陈大财主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