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年迈的赵括(第2/3页)
在这关键的时候,还是皇帝亲自出面,写信给在邯郸的董成子,从他那里得知了邯郸造这个名字,当皇帝告诉赵括这个名字的时候,赵括看起来是那样的自责,他摇着头,一遍遍的询问:“我怎么能忘了他呢?怎么能忘了他呢?”
比起从前,赵括发呆的时日多了些,可是他也没有闲着,在这些年里,赵括写了很多东西,其中有很多的论点,有学术文章,也有对君王的劝谏,有对天下人的要求,还有民族国家这样的高深内容……赵括忘记了很多,可是,他好像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没有忘记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爱。
他开始书写这些文章的时候,他就变得像过去那个马服君了,他的《民族论》刚刚出来,就引爆了咸阳,赵括第一次提出了民族这个说法,也确定了华夏民族这个概念,他采用各种辩证的方法来证明华夏土地上民族的共性,并且提出了以文化认同为主的大华夏民族主义观念,按着赵括的理念,但凡是接受华夏文化,认可自己为华夏民族的,那就是华夏民族。
赵括通过历史来证明这一点,他梳理从远古时期开始的起源学说,成功将各国百姓的起源都捆绑在了一起,并且有意的增加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皇帝看到这篇论点的时候,惊喜的险些跳了起来,赵括的民族学说,终于是将七国一体学说逐步完善了,这是韩非都不曾能做到的事情。
而另外一点,就是赵康当初曾纠结的问题,为什么要攻打越人?这还是大一统的战争,嗯,并非是国家的统一战争,而是民族的统一战争,按着《马服书》的起源说,这里的越人也是华夏民族的成员……赵括当然是想要通过早些培养民族主义来避免将来的内战。
而赵括的民族主义又不是狭义的,他本着“七国都一体了,其他也加上算了”的想法,直接将塞外,西域,南越,乃至辽东之外都算进去……华夏文明本来就有着极强的包容性,赵括只是想让早些开发这种包容性而已。“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的说法,被赵括重新诠释。
除此之外,赵括还完成了自己原先就想要完成的历史唯物,给这个时代的历史学者们一条新的研究历史的道路。而最夸张的,则是赵括的《未来》,赵括的这篇《未来》,完全不像是他的风格,其中很多都是对未来的预言与展望,赵括把那些在如今不可能实现的东西都写了进去。
既包括水蒸气,内燃机,电灯这些,也包括了一些全新的社会模式,乌托邦,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这种有未来乌托邦思想的哲学家还是不少的,他们所说的东西在当代看起来非常的可笑,可是往往过上几千年,人们再去看,就会有种莫名的感触。赵括想的事情还有很多,他想写的东西也不少。
好在如今的他,还能拿得动笔。
看着忽然来访的甘罗,赵括笑呵呵的放下了纸笔,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甘罗低着头,跪坐在一旁,他对赵括是非常尊敬的,虽然他在赵括面前并没有什么拘束,可是这并不代表他对面前这位老人没有敬意。面前这位老人,可是统一了天下,仁义无双的当代第一圣贤,几乎没有什么人不尊重他,就是那些被他灭亡了国家的人也是如此。
“你怎么忽然来找我了?是准备要前往月氏了嘛?”赵括有些好奇的问道,甘罗想要说些什么,他看了看周围,方才说道:“陛下下令,这件事,除却您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知情……”听到他的言语,赵高最先明白了他的意思,赵高也没有生气,拉着冒顿就离开了这里。
赵括没有劝阻他们,等到他们离开了,甘罗方才又大拜,认真地说道:“我这次前来,是因为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您!”甘罗压低了声音,神色严峻地说道:“如今在您府邸里的冒,就是匈奴单于头曼的长子,冒顿!”
……
甘罗很快就离开了赵括的府邸,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聊了什么,当赵高重新进来的时候,他发现赵括的脸色有些不对,他的脸有些苍白,双眼呆滞,赵高急忙问道:“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嘛?”赵括这才回过神来,他摇了摇头,随即看了看赵高的身后,问道:“冒呢?”
“他去找修了。”
“唉……”赵括忽然长叹了一声,甘罗带来的情报,真的是将他吓了一跳,他当初是看出冒有些不对,可能不是林胡的王子,或许是林胡随便找了个孩子来冒充,可是他真的没有想到,这孩子居然是匈奴单于头曼的长子,而冒顿这个名字,似乎也在一瞬间变得熟悉了起来。
赵括前些时日里所担心的那位匈奴雄主,居然就在他的身边,每天都陪着他……将他称为大父。赵括有些愣神,他开始回忆着前世里对这位雄主的那些了解,只是,他记得不是很清楚,他只记得,他在未来击败了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