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皇帝陛下,真的是圣君啊!

五经家法传承是部分头部士人家族的私利,大部分士人都得不到传承和解释的权利。

说到底,士人群体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

皇帝和头部家族争夺这个权力,只要能保障他们的利益,那么谁胜谁负,对于大部分二三流士人来说,并不会有什么改变。

所以他们也会快速的选择胜利者进行站队,以保全自己的利益可以。

可要是对察举制度动手,让士人和寒门子弟还有黎庶子弟一起参加考试来竞争官职,那就是在刨他们的祖坟。

到时候就不是搞定十几个家族、平息一波舆论就能解决的事情,那可真是要搞大事情了。

但是吧,郭某人最不怕的就是搞大事情。

郭某人一直坚持到现在,也就是为了要搞大事情,都已经走到了这里,临门一脚就差一哆嗦,郭某人根本不可能放弃。

只是现在还需要一点时间,需要一点让太学的规则确立起来的时间,也需要一点让地方州郡的学宫和学校开始恢复的时间。

所以郭某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太学的教育改革上,积极参与进去,积极参与到太学的任何一件事物的规则制定上。

当然,毫无疑问的,学部虽然名义上归属尚书台管理,但是从创立起来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向程昱和田丰汇报过任何工作。

学部的一应工作直接绕过了尚书台,直接和皇帝对接,袁嗣有什么事情都去请示皇帝,得到了皇帝的指示之后再去办,而不是听从田丰和程昱的指示。

尚书台至今已经有九个部门,而这九个部门里,公开的不听从程昱和田丰指示的部门就有三个,吏部,礼部,还有学部。

加上财政部尚书王粲是郭鹏的第一任内阁首辅转职而来,属于郭鹏的心腹亲信一类,刑部尚书郭议又是郭氏族人,尚书台一半多的权力都被皇帝亲自把持。

只有剩下来的不到一半,才能让程昱和田丰分割,这两人也算是打伤了,没力气接着打了,于是田丰死抓着工部不放手,程昱面对的只剩下民政部,兵部和外交部。

还好,至少不是光杆司令。

但是程昱本以为皇帝在北伐过后会对他稍微友善一点,结果这并没有发生,皇帝还是那个皇帝,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做着他所认定的一切。

尚书台一半多的权力就这样给皇帝拿走了,更关键的是,那还是相当重要的一半多,剩下来这不到一半,其实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如那个常年打酱油的外交部。

按照眼下这个趋势,程昱和田丰都在怀疑,等他们退休的时候,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到底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下一任尚书令和尚书仆射手上还有实权吗?

到时候尚书台诸部门会不会直接对皇帝负责,直接由皇帝来决定所有的事情,而没有人可以挑战他的权威和决定了?

不知道,反正郭某人也不在乎。

他已经连着和学部开了十几次碰头会了,商讨主持确定了太学的很多细节问题。

他认为只有把细节问题都给确定好了,才能确保太学的平稳运行。

这当然是不错的,细节都确定好了,能给人做手脚的空间自然也就没有了。

而在这段时间内,郭某人也动用自己的内廷力量,【加班加点抄录】了一批五经书本。

延德六年七月十六,第一批一千本书,五经每经各二百本被投入了太学教育之中。

太学的新式教育由此正式展开。

正如郭某人之前所说的,他并非不愿意给每人一本书,实在是加班加点抄录到现在,也才完成一千本,五经各二百本。

也算是不偏不倚,给选修分班完成的每一经的学子都有了交代。

这段时间里,太学的一万八千多名学子总算是理清了各种问题,完成了各种手续。

在风波尚未完全散尽的时候,这些士子们就莫名其妙的开始在太学内展开学习任务。

他们被告知他们需要完成三年的学习任务,然后才能从太学里毕业,并且参与官员选拔考试。

对此,不少士人已经了解到了内幕,知道这种说法其实是针对那些寒门学子和泥腿子们的,士人子弟还是可以走孝廉茂才之路。

只要礼部宣布开始举孝廉,那就开始进行举孝廉的选拔,这些士人也能参与进去,不必死守三年之期。

反正他们进入太学只是为了获取一个学籍。

当然,顺带着听一听这些新式课程或许也蛮有意思的。

太学内下发的一千本书对于家中有钱又有门路的士人学子来说是不那么必要的,他们早就使用金钱的力量获取了完整的标点版五经。

只要给够钱,大把的人愿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帮助他们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