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3章 郭某人的政策重点永远都是农村(第2/2页)
而跟在于禁的身后,冀州刺史韩浩和幽州刺史鲜于辅还会调动本地的一些基层官吏干部,顺着海路,跟随魏军进军的步伐,将魏军打下来的土地巩固,统治,吞吃进肚子里,缓缓消化。
尤其是农村,必须要派遣基层村长、乡长进入乡野之间,把农村建设起来,把基层组织建设起来。
郭某人很明确,魏帝国打政策重点永远都是农村,针对的是农村,绝不是那些大规模的历史名城。
魏帝国毫无意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业国。
虽然他的手工业发达,商业发达,军事强盛,但它依然是一个农业国,一个重农抑商讲究小农经济的农业国。
中华帝国从始至终都是个农业国。
农业国和现代工业国不一样,国力精华是分散的,不是统一的,小农经济的确弱小落后,但是它有一个优点,就是没有要害可抓。
和现代工业国不一样,几个大城市提供了极大的GDP数据,一旦大城市遭到毁灭或者进入紧急状态,对国家的运转就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而农业国就不一样。
占据几个大城市或者交通枢纽,甚至占据所有的大城市,控制周边的交通要道,对于这个农业国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并不能灭亡它。
因为它的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都散布在农村,不在大城市,最大的有产阶级是土地主,而不是资本家。
大城市是靠农村提供的各种产物支撑起来的,并且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小规模商业,实际上基础在于广大且分散的农村。
古代皇权衰弱的原因和国家覆亡的原因也就在此。
政府组织基本上止步于县,认为只要占据了县城就算是统治了整个县域,事实上县城非但不能统治县域,还要受到县域的支配。
若要发展一个农业国,动员一个农业国,治理好一个农业国,就非要把政权触角深入基层不可,单单占领一个县城是没有意义的。
而在征服战争之中,郭某人遇到的对手全部都是这样的。
袁绍,袁术,吕布,李傕郭汜,刘表,刘璋,还有孙策。
他们的政府往往只在县城,县城往下就是宗族豪强自治,郭某人只需要拿下县城就能摧毁对方的政府组织,结束对方对这一地区的统治,转而确立自己的统治。
但是这就是真正的占领了吗?
并非如此,这个国家的要害不在县城,而在县城周边的乡村地带。
所以除了占据县城之外,郭鹏往往会要求魏军深入乡村,找借口杀死当地的土豪宗帅,瓦解当地原有的社会组织,再用魏国的乡村制度取而代之,掌握农村。
只要农村在手,生产资料在手,那些精英士人、豪强聚居的大城市就翻不了天,郭鹏就有改天换地的底牌。
他不断的用战争和军队为他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生产资料,争取到更多的农村,用他的权力和威望在地方上巧取豪夺,用他所掌握的农村在地方上包围豪强们的庄园,包围士人们的大都市。
在一个农业国度内改天换地的要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