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达则一线平推(第2/3页)

小辫元骑右胸中了一枪,倒地却未立刻毙命,咽气之前不甘心地大瞪着眼睛看着高大的青岛马自身边经过。“怎么可能,我蒙古骑兵明明是天下第……”

经此惊变,营中立刻吹起了长号,墙后的元兵也举枪警戒起来。

少尉哈哈一笑,带队向南撤去,留下一长串震撼人心的口号。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而映衬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在南方的东海军营地中,两门15式乙已经推了出来……

……

与此同时,在滨州西南的济阳县。

五艘挂着“东海关税同盟”与“齐”字大旗的炮舰冲入了清河北岸的济阳港口,身穿蓝色军服的齐军士兵从船上涌了下来。

更西南边,济南对面的齐河县,早已在北岸集结的齐军主力向北进发,与严阵以待的元军发生了冲突。火炮轰鸣,步兵用滑膛枪打出了一场原教旨的排队枪毙……

李璮本人在平壤坐镇,并未前来。他的孙子李之元在前线督战,见此雄壮军势,激动地亲自擂起了鼓。

“进军,进军!今日拿下齐河,明日便进禹城,大势已成,不能让东海军独美!”

……

与此同时,梁山泊南岸的巨野县。

两部滕军在城南的旷野上列阵,排成了十个整整齐齐的方块。

主将夏知拙在城墙上看到这副景象,雄心大作,下城策马驰到阵前,振臂高呼道:“攻取成武,攻取曹州,收复东京!”

夏知拙是滕国公夏贵之孙、夏富之子。他父亲夏富是夏贵的长子,本应继承滕国和夏家的这一大片家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前年,夏富竟身染恶疾而死,先于年事已高的夏贵去了。这就让滕国的继承问题染上了一丝阴霾,夏知拙身为长房嫡孙,理论上是有优先继承权,然而几个叔叔都有战功有老臣辅佐,自己却年轻无依,最终如何还很难说。

因此,在如今东海关税同盟对元国发动全面进攻的如今,夏知拙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痛打落水狗,好好为自己增添一份战功和威望。

阵中的士兵都是夏富的旧部,此时受少主激励,也跟着喊道:“收复东京,收复东京!”

夏知拙见军心可用,得意地向西南一指:“出击!”

……

在更南边的金乡县,夏知拙的叔叔夏松已经带着自己的部属兵临城下,进口自东海国的幼龙炮一字排开,向城墙上抛射着爆炸弹。

轰了三轮过后,夏松赶紧叫停:“好了,打这一发几乎就一个船牌没了,省着点!守军已无战心,直接攻城吧!”

再南边的丰县,另一个夏家二代夏柏也带队来到了城下。不过他却过城而不入,直接往西北边的单县行去。因为丰县与他的大本营邻近,这些年来早就渗透干净了,大军刚到,里面的文武官员就干脆地开门迎降了……

……

与此同时,徐州之南的宿州。

宿州城外,黄河的支流睢水自西北而来,向东流去。

在睢水之上,挂着“宋”和“徐国公李”旗帜的船只正逆水艰难地向西北行驶。

岸边,有大量的兵丁正同样沿睢水行进着,队伍中还夹杂着车马,卷起了滚滚扬尘。

李庭芝从一艘大船的船舱中走了出来,看着外面一眼看不到边的军势,热泪盈眶:“端平入洛后四十年,我大宋终于能再踏足中原之地了。前进,今日便要拿下永城!”

……

与此同时,聊城。

休整结束的第三野战旅全军出击,直朝西方的冠县扑去。

取了冠县,就能沿御河再向西南前进,夺取重镇大名府。而只要取了大名府,再向西进逼太行山,就能拦腰隔断河南河北,使得元军首尾不能相顾……

战争便可进入下一阶段了!

……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在整个山东边界上,经营多年的东海同盟军全面出击,以磅礴之势一线平推出去,毫无花巧,却又势不可挡!

而且还不仅于此。

在稍早一些的日子里,10月18日。

遥远的北方,“辽国”,广宁府(后世辽宁锦州北镇市)。

在过去的四年里,东海人盘踞辽东的辽阳、沈阳一带,辽国继续在辽西的广宁、懿州一带坚守,双方相安无事,甚至还“合作”修建了一条联通辽阳和广宁的高等级道路。

如今,第四野战旅就沿着这条“辽宁公路”,仿佛是一夜之间出现在了广宁城下。

四野常驻辽东,战备程度一直很高,在之前的军改中受影响不大,之前就一直活跃在辽东地带。如今甫一动作,便摧枯拉朽一般突破了辽国象征性的防御。

“辽王”耶律忒哥匆匆登上广宁城墙,看到外面严整的军营、呼啸的银甲骑兵和黑洞洞的炮口,立刻脸色苍白:“怎么连大炮都架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