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城市化(第2/3页)
到了现在,围绕着新城的三条主路(分别向西边旧城、东边福山与北边的新修海港),新移民已经摊开了三个新兴城区。受限于条件和时间,其中大部分设施都很简陋,甚至说就是些窝棚,但小规模的工商业在其中茁壮地发展起来,未来可期。
当张正义他们顺着道路进入新城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中午,城外飘起了处处炊烟,烟味和饭香味一起充盈在路上。
经过一处窝棚区的时候,张正义注意到一群人正聚集在南边一具大棚子前领饭,便随口问道:“这是谁家,又招工了?”
白师之看了看,答道:“这个地方……是搓绳工的聚居区吧?或许是哪家员外招了新人。最近招工的都还不少,现在干点活熟悉熟悉,等农忙季拉回自家地里帮忙,收完了麦再继续回来干活。喏,之前福山县不是抱怨佃户往外跑么,许多就来这边了。”
蓬莱是因港而兴的城市,东海商社在新城的产业布局也是围绕着海洋开展的。又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对鲸鱼和渔获的后处理,另一个是造船业。海洋部收购整合了两家旧船场,在蓬莱水城那边设置了一家修船厂,为驻守当地的海军和一些外部船只服务。而要修船就要有一系列耗材,不可能什么都自己生产,所以又催生出了当地一些生产麻绳、木桶、条石、木板等等船材的小工坊。这片棚户区就是许多麻绳商人的聚居区,机械化程度不高,基本是手工搓绳,所以对人力的需求也不小。而雇佣工人的商人大多数是本地乡绅出身,家里还种着地,让雇工回去帮着干点农活也是常事。
张正义点头道:“很好,就让他们雇,多雇工!雇来十个,至少留下来五个,城市化指日可待啊。”
白师之笑道:“就是这窝棚也太差了些,还得多修些房子,让人住进去才好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张正义往背后一靠,吟起了诗,但又摇了摇头,“这赚钱的活,自然有人抢着做,我们不用管,只要管花钱的活就行了。第三小学要开学了吧?”
白师之低头翻了一下本子:“是这个月二十开学,上次校长请您去剪彩,您答应了来着。”
现在战事正酣,东海行政系统的许多支出都被压缩了,但唯有一项反而逆势增长,那就是各地的教育机构——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啊!
张正义又点了点头:“是有这事,那还是按计划吧。第四小学的建设也该加紧了。有道,你若还有些友人无其他事可做的,大可介绍来当教师,去南边培训培训过来上任,现在可是正缺师资啊!嗯,就算不愿做教师,去崂山那边过了考试,进工作组当个公务员也好么。”
东海商社现在并未建立正式的公务员选拔机制,一是因为这“科举”的事树大招风,不好明着搞,二是因为社会人才基数太小,选也没什么可选的。能识文断字满足公务需求的人才总数不多,而且多半家里小有产业,雇佣过来花费不菲,考虑到效费比,本来就没法大规模吸收。所以现在的公务员招募基本是个你情我愿的事,有人想进商社任职,只要去崂山学宫走上一遭,证明自己有基本的文化水平,就能进去。但相比正规的科举考中进士就能一步登天执掌一县要职,这东海公务员也就只是个稍宽裕些的生计而已。
“既然专员吩咐,那在下定当多留意。”白师之又在本子上翻了翻,“不过,现在不是正在压缩财政么,公务员再扩招的话预算不会过紧吗?”
张正义掂起桌板上的长颈茶壶,自己倒了一杯,又给白师之也倒了一杯:“战争总会过去,到时候城市还是要发展,还会有其它城市需要发展,而城市发展就需要税收财政基建治安教育这一套班子。而要是临时抱佛脚的话那上正轨不知道得什么时候了,现在多招点人,到时候一劈两半又是一套新班子。”
白师之连忙接过茶杯,点头道:“您说的是。”
张正义又看向外面方兴未艾的城市:“二十日剪彩,那还有时间再往栖霞跑一趟,劝个千百石的捐,聊胜于无。之前在福山发现了商税的问题,不知道栖霞能不能有什么发现。我们现在的自治体系,还是问题多多啊。”
白师之一凛,然后试探着问道:“现在事情多多,待到战事结束,我军乘胜归来,是不是就该携势削藩了?”
张正义一愣,然后笑了出来:“谁知道呢,但现在管不过来,到时候州县更多,恐怕更管不过来了。而且也没必要,那根本就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与其在槽里跟别人争着扒食,不如跳出槽去,在更高层次上吃肉……我给你讲个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