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陆军海战(第3/3页)

“唉,海上风云莫测,今天突然刮起了东风,我们在海上偏了针路,不得不靠岸定位,没想到误入了此地。”孙安哀叹了一会儿。

这时候他带的两个水手把箱子抬上来了,他连忙让他们搬过来,打开推到张船长面前,说:“还好蒙恩公搭救,不然我家一船人就要葬身于此了。船上没带重礼,无法酬谢恩公,搭载的北货想必恩公也看不上,这百两银子还请收下,不知恩公家住何方?待明年我家从南边回来,必备重礼上门拜谢。”

孙家商船去南边贩货,自然不会带太多流动资金,拿出一百两银子已经很有诚意了。现在银贵,这可是相当于几百贯铜钱了。

其实他们也不敢不出钱,海上可是法外之地,刚才见识了霜降号的高速度和强大战力,要是不道个谢就扬长而去,万一人家追杀过来怎么办?所以他们尽力凑了这笔钱出来,还给了一个另备重礼的许诺,既是致谢,也是留个买路财。

张船长也不客气地收下了,随后眼珠子一转,说:“重礼就不必了,我比较喜欢吃糖,孙兄弟带个几斤红糖来就行了。等明年孙兄回来,送去即墨城南街,找一家‘东海酒楼’说给老张即可。既然孙兄是高密人,说不定咱们还能谈成一两单生意呢。”

高密县位于胶水上游,胶州的货物有很大一部分经陆路或水路在此转运,可以说是商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次东海人与孙家搭上关系,说不定会对以后的商业有所助益,所以虽然孙安给了个重礼的许诺,张船长也不敢狮子大开口,以免把他吓跑了。红糖在南方不算太值钱,但到了东海人手里却能炼制成昂贵的白糖,算是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礼物。

其实他不需要这么谨慎,孙安既然报出了孙天和商行的名字,就是以商行的信誉作为担保,一定会带礼上门的。

这时代许多商行都以人名为名,“孙天和”亦是如此。实际上“孙天和”并非店主的名字,而是一个商业家族世代传承的商业代号。古代信息不发达,维持这样一个名字的信誉往往需要数代人的努力,一旦报出名号,就绝不会轻易毁约了。

孙安闻言盘算了一会儿,红糖虽然从明州运到胶州有一倍利,但是本身价值低,一倍利也赚不了多少,一般是舱位不满时顺便捎上一些。虽说这位恩公只要了几斤,但为人情计怎么也得送个几十石过来,也就是几百贯的货值,不算多贵。但能结交这么一帮强悍的海商,可以算是相当值了。想到这里,孙安马上做出笑脸来,口称必然会多备一些。

随后张船长与他随便说了两句,就送客了。孙安回到他家船上后,马上就升帆启航了。

霜降号等了一会儿,收拾好了海盗船,又让俘虏带路抄了他们的老巢。这家海盗能开上大沙船,果然是有些积蓄的,寨子里搜出大约两千贯的贵重财物,还有不少劫掠来的货物,可惜都是北方货物,在胶州不值很多钱,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