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逆风航线

1257年,正月廿一,明州。

第一舰队虽然远在南方没法回家过年,不过在这边其实也过得挺舒服的。尤其是正月十五,望海镇上一片花灯,烟火绽放,正如辛词所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四海客商都出来参加灯会,热闹非凡。

这段时间,第一舰队已经完成了贸易,采购好了回程带的货物。眼看着到了雨水时节,东南方出现轻微的暖湿气流,汇入大陆上寒冷的空气中,降水开始增多。这意味着北风开始减弱,第一舰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顶着北风,走逆风航线返回东海。

这个时代,已经发展出了逆风行船的技术。所谓逆风行船,并不是真的能逆着风行驶,而是借助水体对船身的阻力和风侧流过帆面时形成的升力,产生向前的合力,从而能够与风向成一定夹角斜着行驶,走出一段之后再转向另一个方向,总体路线形成一个“之”字。

传统的中式硬帆就极其适应这种行驶方式,所谓“八面来风七面可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真正行船时,逆风行驶却用得很少,一般只会走一些短途航线,从来不会走明州-山东这种长途航线。

这其中原因很多,一是因为逆风既费事又慢,二是因为容易迷航。

海上突发情况太多,你顶着风走之字航线,万一从其他方向突然刮起一阵大风,你不得不改变航向应对,结果飘了几百里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到时候就抓瞎了。尤其是大多数小海商只能近岸航行,没有导航定位的能力,所以根本不敢冒这种险,宁愿等上几个月风期。

如果不想等风期,也有变相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北风的时候一路南下,下到福州、广州,再到南洋,甚至到达三佛齐。等到一路生意做完,也差不多起南风了,再倒回去走一遍,充分利用了全年风期。

不过这次第一舰队肯定是没法走那么远的,他们归心似箭,只想着尽快回东海,于是就动起了逆风回航的念头。

陈一成听说他们的疯狂计划之后非常震惊,这次可再不敢跟着玩命了。所以第一舰队就自己北上了。

出发前,按惯例,明州市舶司官员又上船检查了一遍违禁品。所谓违禁品,其实主要指的就是铜钱。

这个时期,周边国家没有铸币技术,对中国铜钱需求量很大,所以铜钱持续外流,无论是金还是宋朝廷都屡次下令禁止铜钱出口。虽说基本没什么效果,不过态度还是要做的,更何况前不久南宋皇帝赵昀刚重申了一遍铜钱禁令。

不过第一舰队本来就不会做运一船铜钱回去这种蠢事,早早就把钱换成货物了,剩余一点也能解释成“个人财产”,所以那个绿袍官随便看了看,拿了一点小礼物就很有职业道德地放行了。

然后,在正月廿一这一天,起点号和纵横号满载着瓷器、红糖、茶叶、香料、工艺品、白纸等南方商品,在岸边众人惊奇的目光中,缓缓离开了望海镇港口,开始向东北方行驶。

……

“哗哗……”

赵虎子把便桶用绳子吊到海里,反复拽了两下,冲洗干净,吊了上来,绑在旁边的栅栏上。过了一会儿,又用旁边一个干净的桶提了一桶海水上来,洗了洗手,走了出去。

这里是纵横号艏楼的厕所。没错,与一般人的第一印象不同,帆船的厕所一般是放在船头最前方而非船尾的。这是因为帆船是靠风推动的,对于船来说风是从后朝前吹的,因此要把厕所放在船头,才不会被风把便便吹到船板上。

不过,他们现在是逆风行驶,风向很任性,所以船头厕所也不保险,必须拉到马桶里,再吊到海水里冲马桶才行。

这个季节主要刮的是西北风,雨水节气过后也不算太强了,第一舰队离开明州时是朝东北方行驶,还不算费力。行驶了三天三夜,到第四天正午的时候,测量过经纬度,就根据风向,转向近乎正西的方向行驶。

这种逆风的情况下,船速很慢,差不多只有2-3节,又行驶一天一夜后,差不多到了扬州的纬度。在此转向东北,再行驶一天一夜后,再次转向西方。

如此这般,还要折腾个七八次才行,不过操作量也不大,一两天才换一次方向,所以还是很无聊的。

赵虎子走出厕所,去甲板上转了一圈,发现没什么需要调整的,就坐到船舷边,拿起一个橘子吃了起来。

因为此次航行耗时会比较久,为了预防坏血病,正好明州附近也盛产橘子,这个季节也正是上市的时候,第一舰队就采购了一批橘子带上船。同样的,一半淡水里也加了酒,以防止时间长了之后变质。

土著水手们大都不清楚问题的严重性,对这些用了几百年和无数人的健康才换来的经验嘻嘻哈哈的,只当是东家们又改善伙食了。对此,股东们比较无语,也不能说什么,只好再次增加了海上补习班的教育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