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破冰时代(第2/3页)

这话在他说来轻描淡写,魏斯却有些心惊肉跳,要知道飞行实验中,风险最大的就是这种高速的俯冲,但最能够体现飞机性能的也就是这种大角度俯冲和类似的高速机动。如果是一款农用机,永远不会到需要进行高速机动的地步,但要为军用飞机做准备的话,无论如何都绕不开这一步。

尼古拉当然很清楚这一点,但她在这方面显得比魏斯有更加果断的判断和决心,她冲飞行员点点头:“如果明天天气好的话,我们就进行那个实验。今天大家在辛苦一下对飞机进行全面的检修,确保不会因为机械故障出现任何意外。”

“好的,没有问题!”这名飞行员中气十足地回应道,丝毫看不出对未知危险的恐惧。

这大概就是天之骄子们的无畏气概吧!

跟飞行员说完话,他们没有再去机库旁看刚刚完成第五十次飞行的试验机,而是背对夕阳往城堡走去。小杨教授很自然的挽着魏斯的胳膊,尼古拉在他的另一边,也跟他靠得很近。

尼古拉边走边说道:“新材料的性能非常理想,首席执行官建议我们尽快投入大规模量产,价格就按我们原来谈的。至于产量,他希望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字——在全力生产的情况下,这种新式金属材料的年产量能够达到多少?”

魏斯边走边想边说:“根据我们原来的计划年产量要达到四十到五十万磅,也即二百到三百‘塔特’,这只是第一期,第二期工厂正在建设中,建成之后产量可以翻倍。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最大产值,还要看矿产的开采情况,一切顺利的话。每年稳定生产五百‘塔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按照每架飞机使用1000磅新型合金材料,500“塔特”完全可以供应2000架左右的轻型战斗机,或是折算成对应数量的攻击机或轰炸机。就当前的商业利用率来说,这个数据合情合理。

在大工业时代,年产量数万甚至十万“塔特”的钢铁厂比比皆是。无论是从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还是从生产的规模看,500“塔特”的产量着实难以迈路大型工厂行业,哪怕它生产的是非常新颖的铝和铝合金。之所以没有盲目地扩大规模,是因为这种新兴技术材料还处于摸索阶段,现有的商业化技术不等于性价比合理的技术。至少以魏斯对于未来的认知,铝,应该是一种普及性很广泛的材料。在铝土矿资源不那么稀缺的情况下,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成本和产出的效率应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他并不急于去投资建立更多的新型材料工厂生产线。

再者,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这种新型的材料,从出现到成熟必然有一个适应和改良的阶段。如果一股脑生产几千上万“塔特”的新材料,也许,在应用了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情况下,发现它的某项性能存在严重缺陷的现象,大批量生产必然造成大批量的浪费。要知道,星空集团的材料供应协议是兜底的,不论魏斯他们生产出多少吨,对方都会以成本上浮比例的方式全部收购,但如尼古拉所说,星空集团不是格鲁曼那样急于求进的角色,而是稳健型谨慎性,他们在协议中列明了一个重要的条款:一旦新型金属材料被证明是不符合要求的或者存在重大缺陷,星空集团有权要求洛林新型金属材料工厂在次月停止供应。也就是说,他们最多将当月生产出来的材料购入,次月交易便会暂停。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常见的保护性的条款,但如果魏斯是他们将工厂的规模一下子扩张的太大,而技术上又遇到的瓶颈,那么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所以,维持适度的生产规模,在技术不断成熟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设备,扩大规模,是对双方都有利的。

“首席运营官希望你们的稳定产值能够尽快提升到年产量2000‘塔特’的规模,以便于供应我们生产和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另外新的铝合金材料在材料测试阶段的良好数据,我们准备将它应用到发动机领域。这方面我们会进行大量的测试。如果新型材料制造的发动机能够合理的降低重量,对于战斗机的性能会有很大的提升。”尼古拉以传达者的口吻道出这番话。

“铝合金材料不是不可用于发动机,但耐久度和抗爆性恐怕会比我们现有的钢材要逊色一些,这运用到其他行业或许没有太根本没影响,但是在飞机上恐怕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论证。”魏斯循着自己的记忆做出了提示。

“发动机的研究,我们已经介入,从效率的角度考虑,我建议你们不必在这方面有太多的投入,毕竟飞机的发动机星空集团是最好的。等他们完成研究。形成了商业化的产品,再从他们这里购买发动机或是技术,比起自行研究说更加的稳妥和划算。另外……”尼古拉忽然压低了声音,“这段时间我们有必要加强工厂和设计所的安全保密工作,星空集团那边发生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研究机构被可疑份子潜入,有机密资料失窃,这些是未曾对外公开的,因为可能造成很坏的影响,但在内部的高层之间已经做了通报。”